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傳統制造業面臨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而傳感技術、運算能力、深度學習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窄帶蜂窩物聯網(NB-IoT)標準核心協議的落地,極大地推動了新制造的發展。[詳情]
看起來,即使德國數字化經濟大背景下,制造業和數字經濟技術之間的關系仍然不能明確。在數字化產業表現疲軟的情況下,擁有巨多中小企業的德國制造業能否完成承載數字經濟增長的歷史重任,仍然是個有待觀察的課題。[詳情]
智能制造企業怎樣才能結束這種碎片化的競爭局面而實現共贏呢?近來華為和西門子的動態表明,由碎片化轉向模塊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詳情]
從“大”到“小”、從“內”到“外”、自“下”而“上”,“互聯網制造”必將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強大動能。面對這一大趨勢,任何猶豫都只會錯過時機,及早謀劃和籌備,才能為傳統制造業在“互聯制造”的大時代贏得更多轉型升級的新機遇。[詳情]
經過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產品在各個工序之間自動傳輸,產品的各項指標參數也流動起來,下一道工序可以根據上一道工序傳來的參數自動調整機器。與改造前相比,既減少了人工搬運的勞動強度,又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詳情]
工序順暢了,工序之間對接得流暢了,生產數據集中到云上,產品運輸實現智能輸送,工廠正在日趨接近理想中的工業4.0智能工廠。下一步他們想嘗試的是真正的無人工廠。[詳情]
近日,2017石化盈科用戶大會在青島召開。來自全國的專家、合作伙伴近400人參加大會,此次大會以 “智能云領制造 創新工業轉型”為主題,共同探討“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等新理念、新技術在中國未來行業的應用與發展。[詳情]
為踐行《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提升企業效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長飛積極投入智能制造,并于去年成為首批入圍工信部46家智能制造試點的示范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光纖光纜行業和我省唯一代表。[詳情]
克林貝格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錐齒輪、圓柱齒輪、齒輪測量、定制化高精度齒輪零部件的研發和制造公司。克林貝格的領先地位來源于精益求精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絕對的可靠性和嚴格的交貨期。[詳情]
蔡洪平先生是最早把“工業4.0”概念引入中國本土的人士之一。身為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資銀行部前主席,2015年2月,蔡洪平辭職創建了全球第一個連接“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高端投資平臺——漢德工業4.0促進基金。[詳情]
西門子工業軟件(Siemens PLM Software)高級副總裁Bob Haubrock最近受訪時,談到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能為汽車產業帶來的好處。Haubrock表示,PLM能實現產品不同生命周期點的數據自動化,因此實際上正在推動工業4.0發展。[詳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月17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指出,下一步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詳情]
昨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17(第十六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以“廣連接·新活力·融實業”為主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大會并致辭。[詳情]
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德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強強聯合,有時候是不期而遇,就像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和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德國“工業4.0”戰略,兩相互補,協同發展。[詳情]
隨著“工業4.0”的逐步實施,制造業整體正在向著智能化與信息化方向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客觀趨勢,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和應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