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軟件公司至今還沒有一家能夠建立起可以與世界級的工業工程、控制軟件相媲美的核心能力,這一能力將成為中國企業邁向工業互聯網的巨大短板。”[詳情]
5G更專注于垂直產業應用服務。5G不再只是技術增進,如何應對垂直產業需求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服務模式將為布局重點。[詳情]
雖然規模名列世界首位,但近年來,我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中國制造業對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技術應用和升級的渴望與日俱增。[詳情]
7月25日,安弗施無限射頻系統有限公司(RFS)宣布,位于蘇州的新工廠正式投入運營。蘇州工廠將面向全球生產基站天線和濾波器,滿足全球需求。[詳情]
自工業4.0的概念問世至今,每逢4月,有關于世界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新風,都會起于德國,并瞬間席卷全世界。今年的一陣智能制造旋風,當然也不例外。歷經過往三年的探索與積淀,工業4.0這一彼時包羅萬象的抽象概念,如今越發變得細分化和具象化。[詳情]
一個可能存在的障礙是對物理信息系統(CPS)和(IT)系統安全方面的專利關注太少,而這兩樣都是“工業4.0”領域的關鍵技術,有必要跟上其它技術的快速發展。[詳情]
隨著工業4.0及“互聯網+”浪潮的沖擊及品質消費的不斷升級,中國制造業正面臨著一觸即發的轉型風口。如何針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如何做到將用戶的創意和需求真正變成產品交付到用戶手中,成為傳統制造企業成功轉型的關鍵。[詳情]
國務院近日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詳情]
目前中國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約36.9%,從業人口大約1億,對經濟發展和勞動就業的貢獻巨大;同時制造業還是服務業的根基,創造了大量衍生的工作機會。美日歐的發展歷程也告訴我們,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話語權。[詳情]
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這次工業革命會迅速采用創新和變革技術。這些技術將挑戰我們之前的所有假設,并改變我們對制造業的一切認知。這也意味著工人、制造商和政府需要為不可避免的變革做好準備,否則就會被時代拋棄。[詳情]
“智能制造”到底是做什么的?看了這十個場景,就會有所了解了。[詳情]
生產原理中存在六種類型,從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離散型(Discrete)和連續型(Process)。[詳情]
顛覆性的創新技術同時發力,徹底重塑工業制造業,如今尚是概念的工業4.0變成完美現實。這只是2030年全球制造業的一種可能,另外三種可能要悲觀得多[詳情]
再見勝利之神,再見透明工廠。工業4.0的一場豪華盛宴,以驚人的前瞻性提前登場;而在工業4.0帷幕徐徐拉開之際,它又以驚人的速度轟然塌落。[詳情]
目前企業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政府層面也為企業智能化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推動智能制造過程當中,雖然創新出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方式方法,但也暴露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核心技術的缺失以及協同創新機制的完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