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的指導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在“CITE2018 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發布了《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地圖》。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羅文出席會議,中國信通院副院長何桂立主持本次發布。[詳情]
借助AI技術,原本專業化知識可為普通人掌握,原本需十人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人。在世界上最大紡織企業、“世界500強”魏橋創業集團的車間里,隨處可見的AI技術不炫技玩虛的,而是瞄準問題,跟生產過程緊密,源源不斷地產生價值。[詳情]
隨著自動泊車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停車庫”正日益普及。近日,記者了解到,杭城首個機器人停車庫目前主體建筑已基本施工完畢,預計在年內就可以開放使用。[詳情]
在這座工廠中,我們熟悉的生產線消失不見,零件運輸由自動駕駛小車甚至是無人機完成,3D打印技術也得到普及……這樣一座顛覆傳統的汽車工廠都有哪些黑科技?[詳情]
隨著新材料、新工藝的更新換代,汽車制造企業對于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柔性化、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越來越迫切的要求。[詳情]
借助AI技術,原本專業化的知識可為普通人掌握,原本需十人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人。[詳情]
2017年,中國繼續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突破12萬臺,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盡管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銷量連年刷新世界紀錄、但中國的“機器人密度”仍然相對較低。[詳情]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一批信息技術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加速了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發展空間是怎樣的?[詳情]
工業機器人行業高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7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3.11 萬臺,同比增長68.10%,市場迎來快速增長期。[詳情]
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比增逾80%。隨著企業的加緊布局以及用戶需求的不斷深化,產業發展的諸多挑戰正日益顯現。[詳情]
近兩年在國內,區塊鏈這個詞近乎火爆。好像在互聯網金融峰會上不談一談區塊鏈技術就out了,BAT以及各大銀行、金融機構都開始了對它的研究工作,就連IBM也成立了自己的區塊鏈研究實驗室。這么洋氣的東西小霍當然要帶大家一起來蹭蹭熱度啦,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這個區塊鏈技術到底能干啥?[詳情]
隨著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在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雙重作用下,近幾年來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集成應用發展很快,應用的形式不斷擴展,對當前機床智能化潮流帶來新的促動,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必將起到有益的推動作用。[詳情]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以往只在工業領域出現的機器人,如今穿越工業生產線走向服務業,來到百姓身邊,讓人看得見也能摸得著。[詳情]
怡豐機器人,一家以停車機器人而迅速聞名的機器人企業,曾三上央視、新聞聯播。提起怡豐,停車機器人成為難以撕掉的標簽,而2017年底怡豐為沈陽北方出版社打造的激光叉車AGV及倉儲AGV開創了出版行業新的應用模式,再度被廣泛關注。[詳情]
信息化、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技術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蓬勃興起。[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