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神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神馬電力”)研發的復合絕緣子成功應用于錫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泰州換流站交流場1100千伏濾波器組柱式斷路器上。該換流站交流場建成投運,標志著我國1100千伏柱式斷路器用復合絕緣子研發圓滿成功,也標志著我國特高壓用復合絕緣子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詳情]
作為世界核電大國,一直以來,國內的大型乏燃料運輸容器主要依賴進口。但現在,中國將打破國外在這方面的壟斷。 12月20日晚間,中核集團公布的一則消息透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及中核集團科技專項“龍舟-CNSC乏燃料運輸容器研制”項目中原型樣機通過驗收,并具備了批量化生產能力。此舉標志著中核集團成功自主研制了大型乏燃料運輸容器,填補了國內空白,對中國乏燃料運輸具有里程碑意義。[詳情]
行星攪拌夾層鍋廣泛應用于糖果、制藥、乳品、酒類、糕點、蜜餞、飲料、罐頭、鹵味等食品的加工,也可用于大型餐廳或食堂熬湯、燒菜、燉肉、熬粥等,更是備受餡料醬生產業、肉制品熟食業、調味品業等加工業的青睞,是食品加工提高質量、縮短時間、改善勞動條件的良好設備。[詳情]
生物質能是唯一可轉化成多種能源產品的新能源,通過處理廢棄物直接改善環境,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以其綜合效益明顯的特點備受矚目。 環顧全球,生物質能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詳情]
物料在連續流動的狀態下通過套管式熱交換器加熱至138~150℃,并在這一溫度下保持一定的時間(2~4秒)以達到商業無菌水平,然后在無菌狀態下無菌環境中灌裝于無菌包裝容器中。[詳情]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團隊和美國石溪大學教授劉夢昆等合作,利用近場光學技術克服了范德華晶體有限尺寸導致的表征困難,成功測量了氮化硼及二硫化鉬的介電張量,發展了新的晶體光學各向異性表征方法。[詳情]
啟動佳時利紅薯干熱泵烘干機,將烘干房溫度預熱到30度左右,放入紅薯干,第一階段設定40℃,定時1~2小時。第二階段溫度設定55℃,定時2小時。第三階段溫度設定65℃,定時 2小時。[詳情]
繼先后研發完成世界最大容量126萬千瓦全速汽輪發電機、世界首臺66萬千瓦級雙水內冷發電機和300兆乏級新型調相機三個重大產品后,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簡稱“上海電氣”)于12月14日隆重舉行今年第四個重量級產品———世界首臺50萬千瓦級水氫冷燃機發電機發運儀式。[詳情]
膜污染是影響膜技術實際應用的關鍵問題。國內外關于MBR 用于污水處理時的膜污染的報道較多, 但其用于給水處理時的相關研究還較少。[詳情]
在雙錐真空干燥機材料由原則或真空的應用中干燥。水沸騰在較低的溫度時,壓力是通過創建真空降低。所以水的蒸發發生得更快。[詳情]
我國對天然氣水合物的勘查開采起步晚,但進步快。”19日,在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開發高端論壇上,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楊勝雄教授透露,目前他們正在建設開采先導實驗區,已進行前期論證和實施方案準備等一系列工作,以加快海域試采進程,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詳情]
據12月19日消息,科技部在文件中指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行業發展需求,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及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研究制定國際標準、國家和行業標準、聚集培養有優秀人才,引領和帶動行業技術進步。[詳情]
生產流程簡述:配料稱重→ 各種料按順序分步倒入攪拌罐攪拌均勻→ 轉子泵輸送至緩存罐緩存→ 螺桿泵輸送至充氣頭→ 充氣頭攪拌充氣→出產品[詳情]
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SNSPD)是本世紀初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單光子探測技術,其探測效率、暗計數、時間抖動等性能指標明顯優于傳統的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并已經廣泛應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領域,并有力推動了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