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22時,隨著最后一臺液壓支架從陜煤集團曹家灘礦業122104工作面安全撤出,由神南產業公司負責施工的全球首套10米超大采高智能綜采設備回撤工程歷時26天收官。此次回撤任務的成功標志著陜煤集團以全鏈條創新實踐,完成10米超大采高設備研發、安裝、開采、回撤全流程生產任務,突破技術、輸出標準,推動煤炭開采技術不斷向“領跑”跨越。[詳情]
在數字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數字中國建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力量,在時代的坐標軸上鐫刻下重要坐標。當前,科技強國戰略全面推進,“人工智能+”戰略穩步實施,湖南省“智賦萬企”專項行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詳情]
在新時代發展浪潮中,南京市溧水區積極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在農業生產、產業升級、文旅融合等多個領域持續發力,呈現出穩中有進的強勁發展勢頭,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與希望的發展新畫卷。[詳情]
4月28日,在位于寶雞市渭濱區姜譚經開區的陜西秦川高精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川高精公司”),數十臺高精度機床正在全力運轉,裝配線上排布的是由該公司自主生產研發的RV減速器。[詳情]
無線傳感器網絡 (WSN) 已成為制造流程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推動因素,尤其是在預測性維護和智能工廠運營領域。[詳情]
由中國外交部主辦的第二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研討班正在北京舉行。來自34個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的代表展開交流座談、參訪調研,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詳情]
4月23日,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不僅是慶祝閱讀的日子,更是思考知識傳播未來的契機。[詳情]
?人員狀態監控作為智慧工廠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正借助AI攝像機這一前沿技術實現質的飛躍。AI攝像機不僅為工廠帶來了全天候的監控能力,還通過智能化的分析手段,極大地提升了人員管理的效率與安全性,為智慧工廠的高效運行筑牢根基。[詳情]
南大團隊實現具有手性選擇性的光子晶體結構,可用于智能汽車和智慧工廠
近日,南京大學陸延青教授和寇君龍教授課題組研發出一種基于光子晶體圓偏振態的多功能成像器,該器件能夠同時提供亮場成像和高分辨率的邊緣檢測兩種可切換功能。[詳情]
助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創投實錄:人形機器人賽道跑出“工業派”黑馬,首個“省戰新直投項目”埃斯頓酷卓的硬核突圍
3月26日,南京正式揭牌成立機器人產業攻堅推進辦公室,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全力培育更具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全速競攀機器人產業發展新高地。[詳情]
近日,庫卡(KUKA)宣布推出的iiQKA.OS2機器人操作系統,iiQKA.OS2是一款全新的、支持人工智能且基于網絡的機器人操作系統,旨在簡化工業自動化流程。[詳情]
在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的浪潮中,大邑企業是如何憑借獨特的產業基礎與創新活力,在智能制造領域嶄露頭角的。[詳情]
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傻傻分不清? 這篇文章講明白了
隨著“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于2025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諸多新概念、新名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面前。這些看起來晦澀難懂的科技熱詞,或許很快就將走入商業場景,甚至我們的家庭。它們的定義是什么,相互之間有怎樣的關聯,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記者通過采訪專家和系統梳理,希望幫助大家,不再對這些科技熱詞“傻傻分不清”。[詳情]
4月9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華為、騰訊、深開鴻、樂聚等多家在算力芯片、大模型、行業應用、智能終端、機器人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深圳企業現場發布前沿成果。[詳情]
目前,具身智能正從單點突破邁向產業協同,從“野蠻生長”走向“生態共建”,開啟生態化發展新階段。[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