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平坦原項目:數字賦能抓建設 四大轉型促進度
近日,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承建的平坦原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施工項目大壩趾板固結灌漿試驗順利開灌,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自公司勞動競賽開展以來,平坦原項目部目標同向聚合力,凝心聚力抓建設,工程建設穩步推進。[詳情]
“下載速度突破10Gbps,比現有千兆寬帶快10倍。”隨著今年來電信運營商在中國多個城市推出“萬兆套餐”,萬兆光網的商業部署加快,城市寬帶從千兆向萬兆邁進。[詳情]
安徽安慶,長江之濱,八百里皖江的起點。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廠、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機動船……作為百年工業名城,安慶骨子里鐫刻著深厚的制造基因。[詳情]
一臺機器人化身“銀色舞者”,現場跳起了電影《功夫》里的“斧頭舞”,亮相、跨步、揮手、轉身……一整套動作節奏準確、鏗鏘有力。[詳情]
“企業一線行·見證南寧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 聚焦“智能” 產業升級 ——南寧中小企業“創”出新活力“闖”出新賽道
近年來,南寧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緊盯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大智能等新領域新賽道,充分利用首府獨特區位和政策等優勢,將研發、制造、銷售等環節布局到南寧,通過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專業化水平與發展潛力。[詳情]
廬州創新潮涌,“科里科氣”正濃。在合肥這座冉冉升起的科創名城,九江銀行合肥分行積極響應安徽省科創金融改革領導協調小組《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實施方案》,精準把握科技型企業成長脈搏,以靈活高效的金融方案,為高成長性“戰新”企業注入強勁動能。截至2024年12月末,該分行先后與90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累計服務科技型企業共計356家。[詳情]
“全球每生產三臺液晶電視,就有一臺使用來自視源股份的主控板卡,視源生產的液晶電視主控板卡全球出貨量已超7億塊。”24日,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視源股份第五產業園,視源股份黨委書記、首席戰略資源官段宇對記者說道。[詳情]
無人機巡壩、智能“哨兵”站崗!小浪底以數字孿生改寫黃河治沙范式
6月26日早8時,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3條排沙洞噴涌出巨大水流,升騰起白色霧氣。“現在的下泄流量是3000立方米/秒,”小浪底管理中心開發公司綜合部副部長李立剛介紹,目前下泄的基本是清水,預計到7月初開始大量排出黃沙。[詳情]
2025ECD螢石云開發者大會召開 面向碎片化AI場景全面升級
6月26日,以“藍海潮生全域進化”為主題的 2025 ECDC螢石云開發者大會在杭州舉辦。作為全球領先的視覺物聯網云平臺,螢石在過去一年以“AI +視覺能力”為核心驅動力,推出螢石藍海大模型與新一代 AI核心架構 EZVIZ HomePlay OS,同步完成螢石開放平臺升級,在物聯網領域掀起了一場深刻的 AI變革。[詳情]
中國科技進步的世界注腳——從自然指數看中國“十四五”科研成就
在全球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為世界科研的重要引擎。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2025科研領導者榜單顯示,中國高質量科研產出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擴大領先優勢。[詳情]
在廣袤的沙漠中,沙丘如同自然界的流動建筑,隨風而變,形態萬千。這些看似靜止的沙堆,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流體力學智慧。沙丘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中,自然選擇優化了其形狀和結構,使其能夠在風的侵蝕和沙粒的流動中找到平衡。這種自然界的減阻藝術,為人類科技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通過對沙丘減阻特性的研究,科學家們開發出了新的減阻技術,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制造、建筑設計等領域,極大地提升了人類科技的效率和性能。[詳情]
電,從風中來。風以每秒約7.6米的速度馳騁,百米多高的“大風車”轉動不停。風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瞬時,“綠電”經“疆電外送”大動脈,源源不斷地輸送到3000多公里以外的華東地區。[詳情]
科技創新力量崛起 市場動能持續改善:外資聚焦中國市場結構性機遇
隨著2025年上半年接近尾聲,瑞士百達、高盛、路博邁基金、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資管機構相繼發聲,看好中國市場結構性機遇。其中,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消費等板塊成為外資機構熱議的話題。[詳情]
北京中關村科技園房山園,一輛無人駕駛巴士正沿著預定路線平穩行駛,提速、變道、避讓、掉頭……動作“絲滑”。[詳情]
近日,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打造的豪華新能源轎車尊界S800正式開啟批量投產,引發關注。業內人士認為,這正是中國汽車工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的一個縮影,也是汽車行業以開放共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