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制造業企業全面減稅。不應因為財政收入下降而不愿減稅甚至征收“過頭稅”。建議設定“減稅期”,對制造業企業全面減稅,超過減稅期恢復正常稅率征收,通過減稅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積蓄動力和能量。[詳情]
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天津已經張開雙臂,迎接工業4.0時代的到來,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用創新驅動實現了工業的新發展。[詳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批示也指出,“中國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 和中國制造2025,這將有力促進機器人新興市場的成長,創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詳情]
但是當所有廠商都開始注意這個市場的時候,僅僅是簡單的專注電競,在產品的性能或者設計、操作上符合電競產品已經不能體現差異化的競爭力。[詳情]
2015年以來,湖州市緊抓以“機器換人”為重點的企業技改投資,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量質并舉、狠抓推進,在個體質量和整體發展上都取得了明顯成效。[詳情]
機器人產業的上游是核心零部件,相當于‘大腦’,該領域國內基本依賴進口。中游是機器人本體,也就是機器人的‘身體’。下游是系統集成商,目前國內95%的企業集中在這一環節。[詳情]
工業設計是中央美院設計學院最早建立的專業方向之一,目前專業涵蓋工業產品、家居產品、實驗設計三個方向。其中工業產品方向注重前瞻性研究;家居產品方向注重實驗性研究;實驗設計方向注重藝術性研究。[詳情]
新入局者的加入,對行業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除了網絡化的全新營銷方式和成本控制、粉絲群體的運營等讓人眼前一亮外,最明顯的變化是手機價格的大幅拉低。當然,行業的喧囂之下不可忽視的是存在的問題。[詳情]
智能制造是智能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結合,涉及眾多行業產業,聚焦智能制造試點的關鍵環節,有助于準確把握與其相關的產業投資機會。而根據智能制造試點通知,將分類開展流程制造、離散制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務等5大重點行動。[詳情]
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實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強國的戰略舉措,更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詳情]
人機界面是計算機系統的一部分,在眾多領域有著廣泛運用。無論是起步階段自動駕駛人機界面還是發展相對成熟的手機、平板電腦界面,它們的存在已經在生產和生活上帶來而諸多便利,近些年發展勢頭迅猛。[詳情]
12月29日,2015“燈湖論劍”南方互聯網+智能制造創業大賽終極對決在佛山南海上演,15個團隊接受來自創新工場、微軟中國廣東分公司、Uber(優步)、前海“夢想 ”聯盟、維尚家具的5位行內知名人士組成的導師團嚴格“拷問”,及11位來自中國一線投資機構的投資人犀利“挑刺”后,前三名項目出爐,冠軍團隊捧回8萬元大獎。[詳情]
德國提出工業 4.0 做為“2020 高科技戰略”十大未來計劃之一,而美國與中、日、韓也各自以對應策略推動智能制造發展,臺灣則啟動生產力 4.0 創造產業成長新動能。這股趨勢對臺灣而言,究竟帶來哪些挑戰與機會?[詳情]
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早、應用數量最多、應用能力最強的行業。全世界有超過5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汽車行業。專家認為,我國汽車業應充分吸收發達國家機器人應用技術,繼續提高我國汽車產業自動化水平,同時,把汽車產業的工業機器人使用經驗推廣到其他行業,為加快實現“中國制造2025”提供借鑒。[詳情]
目前,國內外汽車行業應用工業機器人的情況類似。從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來看,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汽車行業仍為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多的領域,在日本、德國和美國等機器人應用較多的國家,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數量是其他行業的7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