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產業轉型,加速智能制造業發展,北京門頭溝在區內開辟專門區域,打造3萬平方米的創業創新孵化器——“京西創客工場”。[詳情]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之年。實現工業通信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對于促進我國經濟從高速向中高速換擋,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意義十分重大。[詳情]
工廠智能物流控制系統和核心硬件。未來智慧工廠的物流控制系統負責了生產設備和被處理對象的銜接,在系統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詳情]
可穿戴設備通過組合使用UV、IR、運動、手勢、溫濕度和環境等傳感器,集成復雜的算法來簡化監測,并改善人們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這在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一個帶有UV傳感器的可穿戴設備將能幫助人們監測太陽光中的UV強度,并及時報警以提醒戶外活動者避免達到危險的暴露級別。[詳情]
1月6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世界消費電子大展(CES)吸引了全球4119家參展商,不僅數量多而且都是巨頭,比如因特爾、三星、高通、華為、松下等。[詳情]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詳情]
蘇子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如今此番話形容城市停車問題再貼切不過。尤其在擁堵異常的大城市里,停車難更是困擾城市交通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詳情]
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資金、人才相對缺乏的制造板塊上市企業中,其生產能力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盡管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但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還是較高。[詳情]
隨著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機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已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除了汽車行業,在電子、食品加工、非金屬加工和日用消費品等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快速。[詳情]
日前,總投資18億元人民幣、占地約294畝的中電熊貓電子裝備制造產業園,在南京開發區順利投產。[詳情]
博實股份1月4日晚間公告,公司研制的(高溫)爐前作業機器人在新疆中泰礦冶有限公司電石生產示范應用中取得成功。[詳情]
工業機器人是企業技改的利器。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應用工業機器人程度最高的國家,工業機器人數量占全球總數的56%,超越日本、美國和韓國。但中國萬人工業機器人擁有量僅為23臺,不及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與發達國家應用水平的巨大差距,意味著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詳情]
近日從廣東新合鋁業有限公司獲悉,新合鋁業新興工廠一期通過自動化生產線投入,占地700畝僅需600多人,年產就可達16萬噸,相當于一家千人工廠的生產規模。[詳情]
2015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先進制造 2015已經過去,我們總是在回顧國內這一年獲得的科技成果,現在就來看看世界上典型發達國家這一年里,對于先進制造方面又有哪些作為。[詳情]
“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異曲同工。德國目前正在通過實施“工業4.0”進入下一個創新階段。本質上講,“工業4.0”是將生產自動化的現實世界與信息技術的虛擬世界相結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