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發展關注的熱點,隨著物聯網、新一代移動寬帶網絡、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輪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城市信息化發展向更高階段的智慧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詳情]
日前,由南通日報社、海安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華網江蘇、海迅集團舉辦的《供給側改革與工匠精神高峰論壇暨海迅集團30周年慶典》于江蘇海安召開,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供給側改革、工匠精神、產融結合、多維整合”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詳情]
機器視覺初創公司涌現,國內外企業競相布局,機器視覺備受關注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重要分支,Venture Scanner跟蹤的957家人工智能公司中有189家屬于機器視覺領域,累計獲得風險投資9.6億美元。[詳情]
國慶期間,一則新聞給假日平添了一絲緊張氣氛:全球最大代工廠富士康“機器換人”計劃加速,每年有上萬機器人投入使用,其江蘇昆山工廠已裁減6萬員工。[詳情]
未來的工業體系業中,將更多的通過互聯網技術,以網絡協同模式開展工業生產,以開發能夠完全適應生產的產品,這種適應性將使企業面對客戶的需求變化時,能迅速、輕松地做出響應,并保證其生產具有競爭力,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詳情]
近年來,智能交通PPP項目的落地愈發頻繁。日前,杭州還正式啟動了備受關注的“城市數據大腦”項目,杭州交管局等11個政府部門將與全國13家企業合作發展“智能交通”,由此引發了社會對于智能交通到底適不適合采用PPP模式的大討論。[詳情]
近日,蘋果在大陸的最大代工廠富士康已經使用了4萬個機器人的新聞引發了公眾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極大關注。[詳情]
智能制造愿景美好,但實現愿景是一條艱苦的轉型之路,與美國、德國、日本等世界先進制造大國相比,中國公司的智能制造之路必定會有大的不同。 [詳情]
工業4.0是近來廣受討論的議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各大廠商也已陸續推出可真實應用在智慧工廠的各種解決方案。[詳情]
一年一度的云計算盛會杭州云棲大會開幕了,今年已是第七個年頭。“云棲大會”的前身是“阿里云開發者大會”,7年前,400位草根站長“窩”在杭州海外海賓館,探討和分享云計算、大數據的業務發展和未來。[詳情]
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指出,基于智能裝備、智慧工廠等先進制造技術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等模式,目前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詳情]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推動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指明了方向并做出了全面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戰略意義。[詳情]
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面對著較大的下行壓力,經濟增速變緩,但是經過長時間發展的國內制造業水平已經獲得明顯提升,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制造行業正迎來快速增長期,并將成為引爆中國經濟的一個切入點。[詳情]
近些年,隨著我國在智能化、信息化、物聯網、云計算等諸多領域的快速發展,“智慧城市”建設也逐漸興起。在先進技術與傳統模式、現代理念不斷地碰撞、融合與重構下,諸多智能應用幾乎延伸到城市發展的各個角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魔術”般變化的同時,也讓城市煥發出令人驚喜的生機與活力。[詳情]
總結德國制造的四大獨特基因:1)執著、追求完美、嚴謹的民族性格;2)職業教育及工會組織,培育和守護優秀制造業者;3)悠久研發體系及家族企業;4)硬件自動化+軟件信息化,率先進入工業4.0時代。“不忙碌”,是對德國企業和產業工人的第一印象,但效率驚人,以寶馬工廠為例,對外宣稱60秒下線一輛寶馬7系轎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