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領域技術的階段性進步被描述為工業革命的四個階段,即工業4.0的進化歷程。4.0時代是利用互聯網,將智能化貫穿在生產、物流和服務等各個相關領域,主打智能化的工業4.0貫穿于整個價值鏈。[詳情]
在“工業4.0”條件下,人、物品和系統相互聯接,從而形成有活力的、實時優化、具有自我組織功能、跨企業的價值附加網絡。這種網絡能夠根據成本和資源消耗等不同的標準進行優化。[詳情]
逆變器是光伏行業的必備電氣設備,作用是將光伏發電產生的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再連接進入電網。一年時間,華為就宣布出貨量跨越了GW門檻,第二年,就站到了挑戰行業第一的位置上。當然,華為的野心其實遠不止于此。今年,你就能購買到基于華為海思Hisilicon芯片的無人機產品。[詳情]
2?016年初始,計劃以我18年的自動化和信息化從業經驗,淺談下中國化工工業企業的未來智能化之路![詳情]
工業革命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機器人革命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進步。18世紀80年代,當瓦特發明出第一臺蒸汽機從而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人們不會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創造的智能工業機器人正在推進工業革命的步伐。[詳情]
工業4.0之所以在中國乃至世界引發廣泛關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為世人描繪了一幅“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愿景。[詳情]
2016年7月初,香港媒體披露中國中車(601766)于2011至2014年出口新加坡的地鐵車輛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地鐵列車重要結構組件及車身出現裂紋,須返回原廠修理。隨后7月9日,中國中車發布了“關于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出口新加坡地鐵車輛部分返廠維修情況的說明”,認為是鋁合金原材料問題,并確認在總計35輛車中有26輛被返回中車集團青島四方股份修理。[詳情]
以智能制造為技術背景的時代已經提前到來,在互聯網平臺、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普及的大數據條件下,機器人工程師迅速成為行業搶手貨,轉而成為“智造人才”。[詳情]
3D打印技術在國際市場已經涉及航天、醫學、建筑、汽車等領域,而在制造業領域可運用的技術將更多,制鞋業方面的競爭也如火如荼。[詳情]
昨日,LG電子宣布將與大眾汽車合作,共同開發一個互聯汽車平臺,允許汽車與外部設備通信。[詳情]
家電產品逐步進入智能時代,然而,偽智能、價格高、操作復雜、沒有統一行業標準正阻礙家庭的智能路。喊了好幾年,市場表現始終不溫不火的智能家電如何叫好又叫座?追概念不如真正重視用戶體驗——[詳情]
停牌四個多月的格力電器,宣布了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珠海銀隆)的新進展。空調市場遭遇天花板的背景下,手機、電飯煲等已經成為格力涉足的新領域。而新能源汽車能為格力的多元化帶來多大價值?[詳情]
施耐德電氣的使命是開發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每一個人隨時隨地均能享受技 術帶來的便利;結合專業洞察與解決方案,發現節能增效的新可能。[詳情]
6月30日,雙星輪胎智能化制造(工業4.0)基地等23個重點項目,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經濟區集中投產、開工、簽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