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市場大多仍由國外機器人廠商占據,但奮起直追的國內廠商實力同樣不容小覷。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近期有哪些技術水平完全不輸國際巨頭的國產機器人亮相。[詳情]
今年上榜500家公司的總營業收入為27.6萬億美元,凈利潤之和為1.48萬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1.5%和11.3%。入圍門檻為209.2億美元,比去年的237.2億美元下降11.8%。去年榜單最后一名的營業收入在今年可以排到第449位。[詳情]
3D打印,將讓人類在航空航天征途上飛得更快更高更遠。國內3D打印及航空航天領域的專家們日前在首屆“中國航空航天增材制造技術與應用論壇”上宣布,作為一項顛覆性的制造技術,3D打印將給航空航天領域帶來重大變革。[詳情]
報告稱,如果計算機能夠理解人與人之間日常交流中的概念,那就是最大的技術突破之一。[詳情]
在“互聯網”“供給側改革”的大趨勢下,“印刷 智能”成為印刷周上最為熱議的話題之一,被業界認為是印刷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詳情]
320億美元全現金收購芯片業新貴ARM,年近60歲的孫正義做出了職業生涯最大的豪賭。[詳情]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德國業界在2011年對工業升級的提法,簡稱為工業4.0。這個概念在2014年走熱,并在2015年紅遍了中國大地。這股熱浪,至今只有更加高漲。[詳情]
近日,西門子公布,正在尋找可實現數字化制造和產品創新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初創公司。6月下旬,西門子邀請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創業者來申請Frontier Partner Program,這是一個坐落于加州伯克利的加速器項目,該加速器項目已經接收了跟3D打印和機器人相關的初創公司[詳情]
工業4.0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備受政策扶持。當前中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產品能效以及自動化整體水平,降低生產能耗顯然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第一步。[詳情]
智能工廠只是“智能制造”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智能制造之下,傳統的制造流程將被重組,其目的是要實現產品的智能化。其中個性化的客戶需求與設計,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的信息接入與共享,售后服務的快速響應等環節與智能工廠一起。[詳情]
“物聯網將推動未來網絡的發展,而中國要把物聯網推向全球,重點則是解決發展的問題。”7月11日,在“2016國際開放物聯技術與標準峰會暨W3C萬維物聯網工作組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說。[詳情]
2016中國(東莞)國際機器人領袖峰會召開之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版)》,該白皮書全面梳理全球和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近況,對國內外機器人產業的重點應用、企業發展及政策環境進行了詳細闡述和歸納總結。 [詳情]
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杭州行動綱要》發布,對杭州制造業提出了“建成完善的智能制造生態系統”要求,在這樣的目標指向下,杭州制造勢必迎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智造”革命。倉儲物流業作為制造業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在給生產企業帶來更高速高效的體驗同時,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詳情]
作為中石油撫順石化公司智能制造成果的代表,一部形似手槍的儀器擺在了記者眼前。它的創造者,是刁克劍帶領的技術團隊。[詳情]
制造領域技術的階段性進步被描述為工業革命的四個階段,即工業4.0的進化歷程。4.0時代是利用互聯網,將智能化貫穿在生產、物流和服務等各個相關領域,主打智能化的工業4.0貫穿于整個價值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