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天,航行超3萬公里!7月7日下午,比亞迪“深圳號”完成跨洋首航,凱旋深圳小漠國際物流港,成為深圳新能源汽車的又一出海里程碑。7月8日,“深圳號”將馬不停蹄裝載6818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駛往歐洲。下半年,隨著比亞迪宋Pro、宋Plus在深汕特別合作區量產,小漠港汽車出口有望迎來井噴。
身為 “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深圳持續釋放著生產“高產”與出海“高效”的雙勢能。今年一季度,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其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6.3%;前5個月,深圳市出口新能源汽車111.8億元,同比增長16.7%。
出海高效,“出廠即出港”
今年4月27日,“深圳號”從江蘇出發開啟出口首航,搭載超7000輛新能源汽車前往巴西。抵達巴西后,眾多巴西市民圍觀打卡“深圳號”的視頻在網上走紅。這艘總長219米的“海上巨無霸”,70天的航程賺足全球眼球。這是比亞迪打造專屬船隊,開啟“國船國造、國車國運”新型制造業加速度的一個縮影。
該船采用最新LNG雙燃料清潔動力技術,應用了節能裝置、減阻防污漆等方案,有效提高了船舶的節能減排效率,是全球第二大且最環保的汽車滾裝船。其高效的裝載系統和防護技術,可保障運輸過程中的高效裝載與車輛安全,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全球交付提供更穩定、低碳的物流支持。
為了優化新能源汽車的出口,近年來,深圳加碼布局。過去,新能源汽車出口海外面臨集港、運輸時間長等問題。小漠國際物流港的修建,是其中的一大突破口。作為深圳港“一體三翼”戰略布局中的東翼港區,小漠國際物流港由深圳國資企業鹽田港集團開發和運營。小漠國際物流港填補了深圳港在汽車滾裝方面的空白。目前,小漠港還開通了中東、地中海、紅海、南美等地區的外貿滾裝航線,加速深圳車企登上國際舞臺。新能源汽車的出海采用“港廠聯動模式”,車輛從比亞迪汽車工業園出廠后,僅需5分鐘便可抵達小漠港,真正實現了“出廠即出港”的高效模式,從而大幅降低了企業的出口成本。
生產高產,年產量蟬聯全國第一
在汽車產業的歷史長河中,變革的浪潮從未如此洶涌澎湃,而深圳,正勇立潮頭,成為全球矚目的弄潮兒。當全球汽車產業向新能源和智能化疾馳邁進,深圳敏銳洞察先機。近年來,深圳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覆蓋技術研發、產業培育、市場推廣、基礎設施建設及國際化布局的政策體系。
效果已顯——深圳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之一。2024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293萬輛,繼2023年首次奪得榜首后,衛冕“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中國當前每四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一輛“深圳造”。
深圳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技術和產品上,更體現在應用場景的拓展和商業模式的探索中。當你漫步在深圳街頭,隨處可見超充站,以及疾馳的新能源公交車和出租車等。深圳全市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5座、充電樁超42萬個,在全球率先實現超充站、充電槍數量全面超過加油站、加油槍。深圳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超充之城,充電模塊、充電整樁國內市場“含深度”分別突破80%和50%,其中車網互動模塊份額突破85%。不久前,深圳還啟動2025年車網互動規模化反向放電首次示范,全市84個充電場站、超過2500車次參與放電活動,總放電量超過7萬度。至此,深圳成為目前全國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中,單輪放電量最大的城市。
當前,深圳正在繪就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圖景。高空視角下,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氣勢恢宏。二期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占地面積約400萬平方米。西地塊于2023年11月29日正式投產,目前已實現雙班生產,日產整車1300輛,東地塊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投產;去年簽約的比亞迪三期、四期,分別主要建設電池組裝線、電池包組裝線,形成了從零部件到電池再到整車的全產業鏈布局。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