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虛擬現實為例,看似火熱,但一個廠家一年賣能出2萬臺產品就算很不錯的市場規模了。而這個銷量,還不足以讓廠商能有動力去布局產業的上下 游,或進行高投入研發。[詳情]
兩年過去了,當回過頭觀察眾籌這個行業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判斷太片面了——并不僅僅是眾籌已死,有可能是整個智能硬件行業集體踏空,而眾籌已死只是其中一個支線情節而已。[詳情]
VR的火熱讓業界迫不及待地為2016年貼上了“VR元年”的標簽,這不禁要人遙想起7年前的“3D電視元年”——同樣的熱門關注、同樣的各大企業紛紛涉足。然而時過境遷,3D電視卻悄然淡出了公眾的視野,歷數其邊緣化的過程,不知能否為VR提供前車之鑒?[詳情]
索尼這家神奇的公司,被“破產”已然成梗。畢竟手機賣不過三星,電腦賣不過蘋果。想當年人手一個索尼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好在CEO平井一夫大刀闊斧的改革,才為索尼帶來希望。最近平井一夫忙上了一個新項目--MESH![詳情]
華碩公司的多元化戰略一直是硬件廠商中發展的最好的,現在他們也把目標瞄向了新市場,臺北電腦展上華碩推出了Zenbo智能機器人,未來還會推出移動VR、AR產品,前景廣闊的IoT物聯網市場正在招手。[詳情]
2014年以來,臉書、蘋果、三星、索尼等國際科技巨頭公司,紛紛在虛擬現實領域進行了投資與研發。2014年3月,臉書以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以制造虛擬現實設備見長的一家公司,助推了虛擬現實熱度升溫。[詳情]
近日,HTC 發出了一份中國VR狀況調查問卷,,針對中國用戶在VR(虛擬現實)的產品認知、購買意愿、內容偏好等方面展開調研。交叉比對各項數據后,推出一系列“數說VR”資訊圖文,勾畫出了VR市場大圖像。[詳情]
從諾基亞公布的信息來看,健康智能設備業務部門的主要業務員由Withings以及諾基亞針對該業務研究的部門人員組成。而這一新組成的部門主要的技術由Withings團隊協助,Withings在此之前以智能手表作為主要產品。[詳情]
在4G已經開始普及的今天,LTE網絡正在為智能終端提供更加流暢的應用體驗,包括視頻、語音和Internet訪問等,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些應用仍局限在人與人連接的層面。[詳情]
隨著可穿戴技術的快速崛起,讓醫療設備實現“更小、更軟、更智能。據海外權威機構的估計,在未來25年,可穿戴科技和遠程患者監測技術能幫助醫院節省費用,且能為醫療保健行業節約超2000億美元的開支。[詳情]
在如今機器人蓬勃發展到有點眼花繚亂的時候,來自中國的創業者孫天齊帶著他的HEXA,憑借著獨特的外形和豐富的開源性,讓中國的自主創新機器人走上國際舞臺...[詳情]
在小米無人機發布前,詢問了該領域代表性企業大疆方面的意見,得到的回復是:大疆作為民用無人機行業領軍企業,歡迎包括小米公司在內的具備實力的參與者進入該行業...[詳情]
未來將會出現大量的VR和AR內容公司,主要涵蓋游戲、電影等諸多方面。而在硬件方面,AR眼鏡、教育類AR硬件未來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在技術方面,未來AR發展的核心在于頭戴設備的輕便性,功耗控制以及成本控制方面。AR行業在未來5-10年會出現爆發式增長。[詳情]
一些手環和智能手表產品被批缺乏實用功能,用戶過了新鮮勁之后,穿戴產品就被束之高閣。而據路透社等外媒報道,日前美國一家新創公司推出了能夠測量體內酒精含量的手環,這將能夠幫助提高汽車駕駛安全,或是改善對身體健康的監控。[詳情]
VR設備公司Oculus宣布,其與三星共同開發的Gear VR眼鏡,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100萬,而在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 2016)上到處都是VR設備同樣體現了這一行業的火爆,而移動VR由于價格低廉、方便攜帶等特點被認為更有前景,那么上游的芯片誰家稱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