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凈菜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中餐工業化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學者等共同商討凈菜行業及中餐工業化的發展。有業內人士稱,作為蔬菜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我國凈菜行業正迎來戰略發展機遇期。與此同時,蔬菜清洗機、切菜機、氣調包裝機等凈菜加工設備也將迎來發展契機。[詳情]
中藥作為有歷史系統性記載的傳統藥物,占據了巨大的優勢,而如何以科技創新為源動力,以“現代藥物”的嶄新面貌讓中醫藥“走出去”,并為增進全人類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貢獻,是中藥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中藥裝備行業努力追求的一個方向。[詳情]
1月7日,從民航中南局傳來喜訊:湖北航特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A2C-QC(水/陸快速轉換)型飛機生產許可證。[詳情]
昨天,北京公交集團宣布引入Mobileye公司主動安全預警系統和自動駕駛方案。主動安全預警系統可對公交駕駛員違規并線、超速等行為進行預警。目前本市部分郊區線路已經配備了該系統,今后將繼續擴大應用范圍,并逐步向普通線路推廣。[詳情]
在昨天晚上的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咨詢活動中,北京市科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科技冬奧建設方面,將于2020年首次在首鋼示范區啟動使用無人駕駛電動車。此外,今年將在大型柴油車中推廣使用燃料電池。[詳情]
從市場上了解到,2019年1月初,大蒜價格又開始震蕩,跌破2元大關。2019年的大蒜市場價格走勢如何,以及該如何規避市場風險等成了蒜農、經銷商、消費者等十分關注的問題。目前,市場上不僅僅售賣鮮大蒜,還出現了很多大蒜加工產品,比如脫水大蒜、冷凍大蒜、醋腌大蒜等等,并通過色選機、漂洗機、脫水機、烘干機等,既利于提高產品附加值,又保障了生產安全。[詳情]
2018年年末,醫藥行業迎來了一個重磅消息:一致性評價大限延期了。對于大限的取消,有關部門表示,一是對基本藥物品種的一致性評價工作與基本藥物目錄動態調整工作聯動推進;二是醫藥行業目前還面臨著提升科學認知,臨床資源不足等挑戰。[詳情]
“智能制造”在我國制藥機械設備、醫療等領域都備受熱議,國家對這方面的政策支持更是不間斷,發力促使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向德國工業4.0方向看齊。[詳情]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 2019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貝爾發布了垂直起降(VTOL)空中出租車的全尺寸設計。[詳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肉制品、乳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2000多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抽檢的產品整體上合格,但是也有個別批次出現不合格,涉及花生油過氧化值、肉灌腸菌落總數、韭菜腐霉利等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目前,相關部門已對不合格產品作了相應的處理,以防“問題產品”流向餐桌。[詳情]
隨著消費市場升級,以及市場供求關系、價格和國家加大對畜禽環保要求等因素的影響,不少養殖、屠宰加工企業被淘汰出局。業內人士認為,適度規模的專業化、精細化以及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是未來畜禽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詳情]
據《德國之聲》報道,近期,總部位于日內瓦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行李部主管普萊斯(Andrew Price)表示,從2020年初開始,將在行李中廣泛配備可以通過無線電波讀取的RFID芯片,以減少航空公司因乘客行李丟失造成的損失。他將于6月初在韓國舉行的國際航空協會全體大會上宣布該決定。普萊斯說:“我希望截至2020年底,一半乘客的行李箱都能配有RFID芯片。”[詳情]
提起制作食品的小作坊,不少人想到的是黑黢黢的房間,遍地臟污的簡陋生產環境。在多數媒體的報道里,小作坊都是這樣一幅形態,三人成虎,難免有被妖魔化之嫌。實際上也有不少小作坊十分重視食品的品質與安全生產,通過添置各類食品機械設備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實現生產標準化,最終成長為大企業。[詳情]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羅爾斯·羅伊斯正與其他公司合作建造一架全電動飛機,可能會以超過300英里/小時(480公里/小時)的最高時速打破電動飛機速度記錄 - 超過西門子電動飛機在2017年創造的210英里/小時(338公里/小時)的速度記錄。[詳情]
不少食品生產加工工序中,都少不了分選環節,例如雞蛋、大米、花生、土豆、瓜子、水果、茶葉等。在分選工序,食品加工企業通過使用先進的分選設備,能夠很好地將霉變粒、病斑粒等異色雜質剔除,或者根據外觀、大小、重量、甜度等對產品進行分級,不僅保證食品品質,以便后續生產加工,同時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提升產品的附加值。[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