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從外界獲取信息,必須借助于感覺器官,而單靠人們自身的感覺器官,在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以及生產活動中它們的功能就遠遠不夠了。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傳感器。因此可以說,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又稱之為電五官。 [詳情]
針對限幅低噪聲放大器使用過程中出現輸出不穩定現象,利用掃描電鏡和能譜儀對場效應管柵極表面的金屬缺失層和柵源之間的金屬堆積物進行微觀分析,尋找放大器工作不正常的原因。 [詳情]
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光束控制重點實驗室任戈課題組在相位差技術研究上取得新進展:首次提出了疊層空間調制相位差技術,通過對成像系統的光瞳平面進行小孔疊層掃描獲得含有相位差異的圖像,然后利用算法從中提取出成像系統的像差并復原圖像。[詳情]
光學治療技術以其高能量、低功耗、無污染、靶向性強等特點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各個學科,成為重要的治療手段。[詳情]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光譜質譜研究室副研究員沈成銀等在有機物在線質譜檢測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發展的雙極性質子轉移反應質譜(DP-PTR-MS)新技術,通過正負離子協同檢測,可提高有機物的鑒別能力。[詳情]
利用人工智能30秒內可鑒定血型,準確率超過99.9%。這是3月15日,權威雜志《science》刊登的一篇關于中國第三軍醫大學羅陽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對于急需輸血搶救的病人意義重大,可以為患者節省3-15分鐘的時間,增加他們的生還幾率,同時也可用于搶險救災、戰場急救等急需驗血的情況。[詳情]
日前,才宣布14納米制程進入客戶芯片量產階段的晶圓代工廠聯電,14日再與新思科技(Synopsys)共同宣布,雙方將拓展合作關系,將Synopsys的Custom Compiler和Laker定制化設計工具,應用于聯電的14納米FinFET制程上,用以縮短定制化的設計工作。[詳情]
見多不怪,現在“黑科技”一詞對于消費者來說其實已經不再敏感。而今年AWE展會上,創維展臺眾多新品襲來,AR與OLED的融合讓黑科技又多了一分神秘色彩。[詳情]
為了提高機器學習的效能,Goolge去(2016)年5月在Google I/O上宣布自行打造了機器學習處理器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而在美國時間9日的Google Cloud Next云端大會上,Google再宣布,為了云端平臺的安全性,他們自己設計了名為Titan的安全芯片。[詳情]
福特汽車嘗試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大型汽車零部件,滿足客戶對于產品輕量和定制化需求。[詳情]
有消息指去年終于與高通達成合作協議的魅族將在今年中推出采用高通芯片的Pro7,對于這家手機品牌來說這顯然是一個相當利好的消息,去年其取得了10%的出貨量增長,主要是采用聯發科的芯片。[詳情]
智能制造除能提升食品安全、質量,還有助于改善顧客參與度、增加產品市場占有率,因此應為食品業者未來重要的議程之一。[詳情]
德國不萊梅大學的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解決地下水污染的新方法,利用多金屬氧酸鹽(POM)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中過量的硝酸鹽。[詳情]
印刷行業死了。這是過去十年里我一次又一次聽到的說法。毫無疑問,互聯網、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現和普及是使印刷行業出現衰退的主要原因。報紙和雜志已不再是我們獲取新聞最好、最快的方式了。[詳情]
全球移動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年度展會——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月27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產品襯托中,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支持下“萬物互聯”的藍圖正愈加清晰地呈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