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RFID行業的快速發展,創品牌、上檔次、引領產業發展,已成為越來越多業界企業的重要訴求和發展目標。[詳情]
熱潮之下,機器人產業園在全國各地涌現,裝備制造企業紛紛轉向機器人生產,制造企業爭相表示要引入“機器換人”。[詳情]
考慮到近年來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對智能分揀系統等信息化產品需求增加。券商研報顯示,隨著網絡購物規模的增長,快遞包裹數量也呈現飛速增長。[詳情]
中興事件給中國再次敲響了警鐘:我國通信行業缺乏核心技術,缺“芯”的命門,這個事實也因此再無法掩蓋。[詳情]
根據調查機構研究表明,全球綠色數據中心市場預計將從2014年的234.1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956.6億美元,其年復合增長率為26.44%。[詳情]
武漢導航院、武漢大學及國內其他相關研究團隊,三方聯手制定北斗智能手機高精度定位導航芯片的相關標準,最快有望在今年底問世。[詳情]
疫苗有“毒”,不法分子用它來傷害無辜的孩子,我們更加應該采用科學的手段,杜絕這類事情的再度發生。萬物互聯能為孩子做點什么呢?[詳情]
前不久,中建三局建造騰訊北京總部大樓封頂。這座單層面積為28萬大廈單層就能容納2300人一起辦公,預計落成后在此辦公的員工人數接近8000人。[詳情]
成都公交開啟公交車NFC電子車票功能,成都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公交車可用手機“刷票”的城市。具有NFC功能的手機都可在成都市區范圍內刷卡坐公交。[詳情]
傳統企業的物聯網優勢在于已建立的產品認知,品牌和更接地氣的落地,售后渠道完善,相比之下,留給互聯網公司的時間真的不多了。[詳情]
3月18日,國家發改委和央行宣布下調刷卡手續費,將重新“分割”圍繞著刷卡上下產業鏈的不同機構的利益蛋糕。[詳情]
借助Smart Path技術,旅客只需要在“接觸點”接受完人臉識別檢驗,即可進出機場并登機,一旦通過驗證,旅客不需要出示登機牌、護照或旅行證件。[詳情]
如何根據每個數據分析項目量體定制,融合多源數據以形成有效的分析數據集,是每個數據科學家必須面對的具有挑戰性的瓶頸。[詳情]
相關的市場調研機構認為,在2025年,物聯網技術將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種設備的形態也將更為完善、人們也會完全接受物聯網帶來的改變,而太陽能的參與應用也是如虎添翼。下面,就一起看看物理網的未來可能會是怎樣的,太陽能又將以什么樣的形式改變人們的生活。 [詳情]
借著物聯網的東風,廠商們絞盡腦汁地為各種廚房用品添加智能應用、云、傳感器及其他技術,讓廚房變得更聰明、更方便。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物聯網技術是如何重塑廚房的。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