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智聯時代,網關如同智能世界的神經中樞,掌控著億萬設備連接的命脈。在近日舉行的開源鴻蒙年中技術盛會上,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操作系統團隊負責人、Gateway SIG(網關特別興趣小組)技術負責人周鵬,代表50余家SIG伙伴接過社區授牌,這標志著Gateway SIG作為OpenHarmony社區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進入標準化運作的新階段。[詳情]
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平坦原項目:數字賦能抓建設 四大轉型促進度
近日,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承建的平坦原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施工項目大壩趾板固結灌漿試驗順利開灌,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自公司勞動競賽開展以來,平坦原項目部目標同向聚合力,凝心聚力抓建設,工程建設穩步推進。[詳情]
“下載速度突破10Gbps,比現有千兆寬帶快10倍?!彪S著今年來電信運營商在中國多個城市推出“萬兆套餐”,萬兆光網的商業部署加快,城市寬帶從千兆向萬兆邁進。[詳情]
安徽安慶,長江之濱,八百里皖江的起點。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廠、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機動船……作為百年工業名城,安慶骨子里鐫刻著深厚的制造基因。[詳情]
冷鏈物流筑基民生福祉 華鼎冷鏈科技詮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范式
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發《河南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六個專項行動”為核心,為河南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政策動能。[詳情]
金融活水潤瓜田,鄉村振興譜新篇——民泰銀行舟山分行助力朱家尖西瓜甜蜜升級
在鄉村振興的春風里,民泰銀行舟山分行以金融創新為筆,積極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繪就了一幅西瓜產業蓬勃發展的絢麗畫卷。面對西瓜種植對資金季節性、周期性的特殊需求,民泰銀行通過精準施策,為瓜農提供了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鏈條金融支持,讓“金融活水”滋養著每一寸瓜田沃土,助力西瓜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詳情]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2024年度全國秋糧收購量達3.45億噸,為近年較高水平。秋糧收購從當年的9月中下旬開始至來年4月底結束,占全年糧食收購量的四分之三左右,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一數據不僅彰顯著我國糧倉的日益豐實,更深刻地折射出中國糧食安全治理體系的重大變革。在筑牢大國糧倉根基、譜寫糧食安全新篇章的征程中,中國正蹄疾步穩、堅實向前。[詳情]
5月19日15時38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上發射團隊的組織指揮下,星河動力航天公司于山東附近海域完成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五)(任務代號:槐序緋棠)發射任務,將“天啟星座”一期第34-37星共4顆衛星搭載送入高度850km、傾角45°的近地軌道。[詳情]
山東能源魯西礦業彭莊煤礦以“兩化融合”為戰略引領,通過智能化改造、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構建起覆蓋通風管理、粉塵防控、火災預警、設備運維等核心領域的智能通防體系,顯著提升礦井安全管理的精準性與可靠性。[詳情]
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排名躍居全國首位、移動基站累計達56.1萬個、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0729.7萬戶、河北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位居全國第一。[詳情]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農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環球軟件農業物聯網平臺為農業現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詳情]
在當今社會,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愈發關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歷經多個復雜環節,傳統溯源手段難以滿足消費者對信息真實性、完整性和即時性的需求。區塊鏈技術憑借其獨特優勢,為農產品溯源系統平臺的升級提供了新路徑。[詳情]
《重慶市未來豬場建設指南》提到推動養殖智慧化。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如何幫助豬場實現數字化管控。[詳情]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發展,智能浮標、無人潛器(AUV)、水下傳感器等設備正在構建一張覆蓋全球的“海洋監測網”,讓海洋環境數據實現實時采集、智能分析和遠程傳輸。[詳情]
日前,百世集團越南公司與越南胡志明市工業與貿易廳(以下簡稱“工貿廳”)在胡志明市2025出口博覽會(HCMCexpo2025)期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跨境物流與智慧供應鏈的全新篇章。[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