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山市工業機器人產業標準聯盟、佛山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等聯合舉辦佛山市工業機器人應用標準服務平臺上線及聯盟標準發布會暨佛山工業機器人市民考察體驗一日游活動。我市3項工業機器人產業聯盟標準的發布,體現我市工業機器人技術優勢和質量水平,填補國內工業機器人相關標準或行業規范的空白。[詳情]
工業機器人的驅動器主要有步進電機、直流電機、伺服電機、液壓驅動和氣動驅動。根據全球排名前20專利權人對各驅動器的專利申請量分布可以看到,對氣動驅動方式申請專利最多的是韓國現代,對液壓驅動方式申請專利最多的是發那科,對伺服電機方式申請專利最多的3位申請人分別是發那科、韓國現代和安川電機,對直流電機方式和步進電機方式申請專利最多的是日本松下。[詳情]
中國和美國目前是全球人工智能(英文簡稱AI)產業發展的領導者,僅在2015年,兩國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AI相關論文接近1萬篇,而英國、印度、德國和日本加起來才大約相當于中美的半數。[詳情]
日前,在浙江寧波召開的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組織調研我國機器人產業,未來將再出臺一系列扶持和引導政策,目前20億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引導基金也已經到位,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產業將邁向中高端。[詳情]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在第一代協作機器人的設計和研發中整合了Elmo的終極多軸運動控制解決方案。[詳情]
隨著技術日漸成熟,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智能化。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公司研究,預計在2020年人工智能全球市場規模將逐漸超過5000億美元。[詳情]
對于未來機器人發展是同人類協作也好,能夠獨當一面也罷。顯然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和標準去衡量。機器代工帶來“低成本、高效率”是在一切運行的基礎上,如果機器人需要技術升級和維修,將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且不論機器能面臨替高階職位的深度學習能力以及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一系列問題。[詳情]
庫卡/川口/ABB/柯馬齊聚這個中國小鎮 機器人產業就看它了?
國家人工智能未來如何發展、對策怎樣?昨日上午,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調研組專程來到順德,考察佛山千億元名企美的集團的人工智能發展經驗。 [詳情]
所謂未來工廠,西門子的官目前的說法是數字化工廠,或者直接安貝格電子制造工廠(Electronic Works Amberg,簡稱EWA)。 [詳情]
今年的中國兩會正在進行之中,人工智能成為熱門話題,不僅業內的李彥宏、馬化騰、雷軍等紛紛將“人工智能”納入自己的兩會提案,人工智能還首次被寫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詳情]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5月15日,比亞迪旗下汽車制造商CTS Auto發言人宣布,CTS Auto計劃初步投資1億美元(約6.9億人民幣)在阿根廷生產電動公交車。[詳情]
對于機器人,未來學家考慮的是生存或死亡的倫理,而實干家考慮的是資本市場。小型機器人的出現使其能夠在中小型企業中普及,這便加速了機器代替人工的轉變速率。[詳情]
中國機器人應用市場快速發展,行業分析機構預測,2017年中國機器人銷量將達10.2萬臺。但與此同時,低級終端廠家的競爭與投入過熱,將有礙于產業的競爭力與創新升級。[詳情]
雖然一直被視作德國“工業4.0”的標桿企業,但正在上海參展“2016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西門子公司仍以務實的態度稱自己是一家“正在奔向工業4?0的企業”。[詳情]
發那科、安川、ABB和庫卡作為機器人“四大家族”,它們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60%。近幾年這些國際機器人巨頭紛紛搶灘中國機器人市場,投資生產基地,競爭日趨激烈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