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智造時代”將帶來我國制造業的“新生”,《中國制造2025》重點實施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與生物制造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新的“智造時代”將會給上述產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詳情]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全國46個入選的項目中,娃哈哈集團申報的基于兩化深度融合的食品飲料生產智能工廠試點示范項目成為全國首批入選項目,也是全國飲料行業中唯一入選企業。[詳情]
圍繞“互聯網+智能制造”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包括以“互聯網+智能制造”為發展方向的創業18MALL啟用,“廣東省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產業園”、“廣東省青年留學生產業園”等揭牌。同時,“燈湖論劍”2015互聯網+智能制造創業大賽正式啟動、“互聯網+智能制造”智庫也正式成立。[詳情]
在傳統增速下降、產能過剩矛盾突出、要素推動日益減弱、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的新形勢下,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加快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是一條很重要的出路。 [詳情]
前三次工業革命分別伴隨著機械化、電氣化和計算機技術的產生,如今,物聯網及其服務在制造業環境的介入正在引導我們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在德國,這一發展被描述為“工業4.0”。將智能ICT部件、傳感技術和驅動裝置整合到產品和生產系統里,使得現存的互聯網服務和已知的“物聯網”同步成長。這會對生活的很多方面產生影響。[詳情]
MES是制造執行系統,利用了信息?化的手法對制造業現場進行有序的管理,這不僅僅來自于企業本身的競爭壓力,還來自于客戶,執行管理,內部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制造業對MES系統的熱情日益高漲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結果。 [詳情]
我們都知道中國制造業現在最頭疼的問題是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以及新一代的勞動力不容易管理這樣的問題,無人化工廠無人了,這簡直就是工廠管理者們天天做夢都想實現的事兒。[詳情]
智能制造聚焦生產領域,但又是一次全流程、端到端的轉型過程,會讓研發、生產、產品、渠道、銷售、客戶管理等一整條生態鏈為之發生劇變。[詳情]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所屬賽鼎公司與西門子公司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手合作打造煤化工領域的工業4.0解決方案。根據該戰略合作協議,西門子為過程工業所提供的從一體化工程到一體化運營的解決方案將在賽鼎公司得到全面應用。[詳情]
盡管我國在先進制造業方面通過創新驅動,取得了一定突破,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先進制造業,中國仍面臨“大而不強”的局面。“這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受制于人;此外,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和資源利用效率偏低,尤其是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大多數產業尚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詳情]
對“中國制造2025”來說,僅有智能制造遠遠不夠,無論是出自“工業強基”的要求,還是從業者對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需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品牌機器人,才是種種相關政策的重點發展對象。[詳情]
徐工集團“高端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批準立項建設
徐工集團“高端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獲科技部批準立項建設,作為我市成功獲批的首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全省9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該實驗室有哪些特色?對高端工程機械邁向國際市場提供哪些科技支撐?[詳情]
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10月22日舉行的一次公共政策圓桌會議上,德國國家科學和工程院院長孔翰寧以《從工業4.0到智能服務的世界:數據驅動型的經濟轉型》為主題發表演講。 [詳情]
2015年2月,曾因超貼心服務而名揚中華的“海底撈”又出新招,在上海設試點試用“機器人服務員”,又一次走在了服務業的最前線。其實不只是海底撈,不單單是服務業,工業生產也出現“機械化”的現象,已有部分企業率先實現了“無人工廠”,生產效率極大提高。[詳情]
一個智能制造系統具有什么樣的特征才稱得上智能制造?至少有五點:人機一體化,虛擬現實,具有自組織和超融性的能力,具有學習能力和自我維護能力,有自律的能力。下面我們來進行解讀,什么叫自律能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