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開幕,本次會議將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情]
"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發展智能裝備,實現智能生產。[詳情]
“互聯網+制造”就是工業4.0。“工業4.0”是德國推出的概念,美國叫“工業互聯網”,我國叫“中國制造2025”,這三者本質內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個核心,就是智能制造。[詳情]
《中國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根據《中國制造2025》,我國將大體分“三步走”、用3個10年左右時間,最終躋身世界制造強國前列。[詳情]
2015年12月15日,世界再次開啟“烏鎮時間”,由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揭幕,[詳情]
2015年11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受邀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做學習講座時,對《中國制造2025》進行了全面解讀。 [詳情]
這是BDI首份關于中國的國別報告,引用了大量經濟數據和對在華德企的調查結果,內容翔實,在德經濟界引起不小的反響。據了解,BDI將于明年開設駐華代表機構,對中國經濟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詳情]
新工業革命的推動力主要有三個,一個是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第二個是無處不在的連接,特別是物聯網已經開始進入工廠。本文作者孔翰寧(Henning Kagermann)為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前SAP董事長&CEO 。[詳情]
“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發展智能裝備,實現智能生產。[詳情]
《青島市“互聯網+”發展規劃(2015—2020)》規劃提出,爭取到2020年,建設和改造50個智能工廠和500個數字化車間,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80以上,定制化、服務化、低碳化制造成為重點行業主導模式,形成一批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提供商。[詳情]
《計劃》提出智能制造培育推廣行動,計劃到2018年,高端智能裝備國產化率明顯提升,建成一批重點行業智能工廠,培育200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初步實現工業互聯網在重點行業的示范應用。[詳情]
為推動東莞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東莞市政府積極引進大連機床集團,與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單位,共同建設大連機床東莞智能制造裝備基地。[詳情]
11月27日,美的中央空調合肥基地面向全國媒體和消費者舉辦了“工業4.0品質智造先鋒——走進美的中央空調自動化生產基地”的參觀活動,為國民揭開了奧運項目工程產品背后的生產秘密,展示了中國領先制造企業在工業4.0時代,可媲美德、美工廠的智能工廠的發展水平。[詳情]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每一次技術進步都能夠帶來工業生產效率的大幅提高。19世紀初,蒸汽機促進了現代工廠的建立,到了20世紀,電氣化帶動了工業大規模生產并在70年代實現了自動化。[詳情]
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主要就中國對機器人的需求,以及目前的狀態和機器人發展提出了建議。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