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20年發展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20年,是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20年;是跨越發展、驅動轉型的20年;是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20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20年,是安全發展、依法治理的20年;是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20年。[詳情]
12月17日,包括“數字中國”、互聯網創新等多個第二屆互聯網大會的分論壇在烏鎮舉行。從大會現場來看,各位互聯網巨頭掌門人的發言依據企業特性各不相同,但梳理之下脈絡可見:布局信息終端和加強企業間合作。[詳情]
?12月14日,工信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行動計劃(2015–2018年)》,意見提出總體目標,到2018年,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進一步深化,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其中提到智能制造培育推廣行動等七大行動計劃。[詳情]
2015年11月10日,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e-works數字化企業網、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中心承辦,武漢中國光谷制造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產業聯盟、光谷光電中小企業產業協會協辦的主題為全球制造業的智慧轉型之道的2015智能制造國際論壇;在武漢華美達光谷大酒店成功召開[詳情]
智能時代,機器人的外觀設計與功能設置不斷升級,給傳統生活帶來重大變革,人們的衣食住行變得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加舒適。[詳情]
12 月 14日,工信部印發“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18年,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進一步深化,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等。 近期,與智能制造相關的各大會議將密集召開。機構分析認為,臨近年底,在各路利好消息催化下,智能制造有望走出跨年行情,長期看好工業4.0及智能制造投資主線。[詳情]
三一重工已建成車間智能監控網絡和刀具管理系統、公共制造資源定位與物料跟蹤管理系統、計劃、物流、質量管控系統、生產控制中心(PCC)中央控制系統等智能系統。[詳情]
中國制造2025涵蓋了10個重點行業,5大領域,那么如何在中國制造2025實現智能化工廠,要分成三步走。[詳情]
在奧迪設想的智能工廠中,工人將與機器人合作,所有的部件由3D打印制作,無人機負責材料的運輸,汽車則在生產完成后自動駛離生產線。[詳情]
能源互聯網正在成為國內能源電力行業加速實現“兩化”融合的思想前沿,有望成為可再生能源的新加速器,對傳統企業形成調整,給新競爭者帶來機會。[詳情]
中國已經宣布,在2025年之前將追趕上法國和韓國的技術。現在韓國已經沒有時間再按照開發年代的慣例為企業決定位置、決定發展行業了,因為這種方法正在阻礙企業的成長與進化。[詳情]
中國制造業冰火兩重天的局面,遠不止是一個客戶訂單差異就能全部解釋的,它更關乎企業發展策略、管理制度以及部門文化。[詳情]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報道,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從人類大腦的學習方式中獲得靈感,研發了更加高效、具有復雜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軟件。最新研究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 [詳情]
12月8日,智能硬件標準體系框架及可穿戴設備標準化需求研討會暨三項國家標準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據悉,這三項國家標準包括《可穿戴產品分類與標識》、《可穿戴產品數據規范》、《可穿戴產品應用服務框架要求》。[詳情]
由新華網、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聯合舉辦"全球企業 中國影響”——首屆外資企業在華發展高峰論壇暨《2015外資企業 在華競爭力指數報告》發布會,將于2016年1月15日在北京召開。本期專訪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軍者——瑞士ABB集團電力系統業務部總裁方秦。[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