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將信息技術的應用對象大幅擴大。由此,工廠將不斷進化升級,工作組的最終報告中稱之為由物聯網與服務互聯網構成的“智能工廠”。[詳情]
在“互聯網”“供給側改革”的大趨勢下,“印刷 智能”成為印刷周上最為熱議的話題之一,被業界認為是印刷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詳情]
西門子引領工業制造“全數字”時代 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殊途同歸
就在默克爾成功訪華后一個月的7月12日,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北京舉辦了2016年西門子工業論壇,為期兩天的論壇以“邁向工業4.0——引領數字化企業進程”為主題,圍繞中國工業在當前經濟轉型中所面臨的現實挑戰,就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切實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詳情]
中國制造業的日子最近幾年普遍不太好過。大量的資金開始涌向金融等非實體經濟領域。但你知道嗎?這種現象背后其實蘊含著不小的風險。[詳情]
作為全球最先進的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其余為ABB、安川和發那科),主要產品為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系統的庫卡公司,是德國工業4.0的引領企業之一,并在去年收購了瑞典優秀的自動化公司Swisslog(下稱“瑞士格”)。[詳情]
說到數字化工廠,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另外幾個老生常談的概念,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中國的智能制造。[詳情]
“真正建好智慧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智慧城市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問題,都不是純靠政府、純靠技術可以解決的,必須有效整合政產學研用各個方面的力量。”[詳情]
逾半內閣、德國商界代表;150億美元大單,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加快對接,《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聲明》 ……這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在6月15日第九次訪華的“配置”和此行的成果。[詳情]
目前,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企業主要的競爭優勢體現在系統集成方面,中國80%的機器人企業都集中在該領域,隨著系統集成商圍繞機器人做整線集成,機器人等專用設備和電氣元件等的價格逐年下調,國內企業憑性價比和服務優勢逐漸形成進口替代,市場份額穩步上升,現在已經占據了一半的市場。[詳情]
北京時間7月19日消息,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VentureBeat報道,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今天在第二財季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該公司正在開發聊天機器人。[詳情]
2016年7月16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在廣州天翼智能終端交易博覽會的“天翼物聯產業發展論壇”上,聯合正式發布《工業連接計劃白皮書》。[詳情]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德國業界在2011年對工業升級的提法,簡稱為工業4.0。這個概念在2014年走熱,并在2015年紅遍了中國大地。這股熱浪,至今只有更加高漲。[詳情]
在專為地鐵和高鐵生產車門的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軌道交通事業總部副總經理畢光明介紹,康尼在各工序上已經投入產業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達到20多套,節省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產品質量的高可靠性。[詳情]
工業4.0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備受政策扶持。當前中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產品能效以及自動化整體水平,降低生產能耗顯然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第一步。[詳情]
“工業4.0”一詞最早出現在2011年德國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工業4.0”概念正式由德國“工業4.0小組”提出,隨后,國內有些先知先覺者開始傳播工業4.0及愿景。[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