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在大型科學儀器領域,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等值得期待。[詳情]
在去年11月于德國杜塞道夫所舉行的 Medica 醫療展中,機器人巨頭KUKA展示了他們的輕型機器人LBR Med,這個機器人能夠在手術或醫療復健方面給人以協助,在當時的展會上,LBR Med確實讓人們有所期待。[詳情]
由于此前提議受到歐盟多數成員國反對,歐盟委員會正在弱化其計劃延長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立場,提議將延長期由24個月縮短至18個月。[詳情]
在2015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其核心是要提高中國制造產品的質量,即提高中國制造業的水平。提高制造業水平的關鍵取決于技術型人才的水平。[詳情]
日本作為“機器人大國”將機器人布局的觸角伸向了世界各地。近年來,日本在中美歐等機器人需求大國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詳情]
如今,我國各省市迎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成為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去年以來,陜西省便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眼下,陜西省數控機床產業步伐不斷加快,3D打印與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如火如荼。[詳情]
近日,ADI亞太區工業自動化市場高級經理張鵬介紹了ADI在中國IIoT的布局。[詳情]
實體經濟是中國經濟的本錢。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主戰場在制造業。[詳情]
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全社會資源投向,國家發改委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明確了5大領域8個產業,進一步細化到40個重點方向下174個子方向,近4000項細分的產品和服務。[詳情]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近期聯合印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石墨烯產業。[詳情]
“十三五”時期,重慶還將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制造與服務的協同發展,大力發展與制造業緊密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培育壯大總部經濟、平臺經濟、訂單經濟,推動制造業整體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詳情]
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許多企業的工廠基礎設施、產線生產設備等都需要更有效率的管理。針對行業的發展需求,臺達推出的DIAView SCADA工業組態軟件,可以將工廠生產設備狀態進行管理理與分析,達到實時監控生產設備運行狀態,最終有效提升工廠整體的運營效率。[詳情]
軟件巨頭微軟已正式宣布收購了瑞典數據優化公司Simplygon。這就意味著以后,他們將可以通過Simplygon的自動3D數據優化工具全面簡化3D內容創建和分享的整個流程,從而加速實現“全民3D”的愿景和戰略了。[詳情]
1月20日,由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國內首條全伺服高速自動沖壓線在上汽通用武漢基地全線貫通,正式交付使用。[詳情]
智能制造被稱為第四次產業革命。中國制造2025、美國制造業再造、德國工業4.0、日本工業復興,各國都希望在新一輪全球制造業的分工和競爭中搶得先機。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