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智能制造廣受各界熱議。但是還有幾個詞,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總是跟智能化一起出現,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詳情]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雖然中國的制造企業普遍對未來工業4.0帶來的機遇前期看好,但其中只有57%的受訪中國企業相信自己已做好準備,僅有6%的受訪中國企業有明晰的路線圖。[詳情]
“工業4.0”概念席卷全球 “機器換人”讓技術工人何去何從?
何為工業4.0,何為智能化?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詳情]
2017年4月初,由沈陽機床與信泰集團合資建設的位于廣東東莞的珠寶夢工場正式投產。這是沈陽機床進軍珠寶行業的首個珠寶加工夢工廠。[詳情]
CPS(Cyber-Physical Systems,常見的中文翻譯是信息物理系統)源于美國,卻因為德國工業4.0而風靡全球,并成為工業4.0的核心技術。 [詳情]
轄區工業機器人企業超過20家,行業規模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超100億元……當“中國制造2025”遇上德國“工業4.0”,廣東佛山找到了自身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突破口。[詳情]
洛克汽車公司(LocalMotors)是一家與眾不同的汽車制造商。這家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微型跨國公司選擇將汽車設計眾包給在線社區,而非追隨傳統的汽車工業設計流程。[詳情]
近幾年,各國加快學習、借鑒德國工業4.0的經驗。在全球熱議如何實現工業4.0時,德國開始加快推進信息化,發展更廣闊的數字經濟,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除了著名的工業4.0戰略之外,還有數字議程、前后兩個版本的高技術創新戰略,以及數字戰略2025等。[詳情]
當前,由于新技術新經濟革命的到來,傳統行業受到巨大沖擊。以人工智能與工業機器人為主的自動化正在全球以幾何速度發展,在帶來智能化效益的同時,也給人類就業帶來挑戰。[詳情]
對于智能制造,創維集團先知先覺,2012年便提出并實施“機器人戰略”,并將其上升為戰略級長期規劃,率先開啟了自動化征程。如今,創維機器人密度基本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創維不斷推進精細化、智能化戰略,成為中國制造業智能升級的引領者。[詳情]
“2017年4月4日CET時間6:45分ABB和貝加萊在美麗的薩爾斯堡一起宣布了ABB全資收購貝加萊的消息。[詳情]
在Saarbrucken,Saint-Gobain PAM公司一直在自己的臨時倉庫內進行著入庫、出庫和倒庫的工作,借助于移動數據采集系統,所有控制過程都是透明而高效的。[詳情]
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今年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我國傳統行業的機械、電子、食品、紡織、化工、家電等行業,在經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其制造業總量和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但對資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過去那種粗獷式的制造水平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求,綠色低碳發展是必然選擇。[詳情]
在智能制造時代,制造企業需要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大規模定制化生產,并控制生產成本。這無疑對其物流系統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要求。[詳情]
“工業互聯網+”不僅包含工業的升級,也包括互聯網的升級,在工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后,還要進一步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