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上周五證實將延長對中國太陽能進口產品征收關稅的反傾銷措施,但關于是否繼續對中國進口光伏電池進行征稅還尚未定奪。[詳情]
“中國制造2025”北京方案出爐—— 搶占新能源智能汽車等八大產業主導權
北京市12月9日公布了《北京行動綱要》(下稱《綱要》),提出“關停淘汰一批、轉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級一批”,推動存量產業“轉領域、轉空間、轉動力”;同時北京將實施新能源智能汽車、集成電路等八大新產業生態專項。[詳情]
工信部人士表示,一方面,工信部現有的資金渠道,比如工業轉型支持資金,技改資金,都在向‘互聯網+制造’傾斜;另一方面,我們希望能申請一個關于‘互聯網+制造’的重大專項資金,專門用來支持‘互聯網+制造’的發展。[詳情]
“工信部將圍繞培育一批行業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在重點行業組織開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支持產業聯盟發展,開展試點示范,把行業解決方案能力提升作為推進‘互聯網+制造業’的重要抓手。”[詳情]
智能制造聚焦生產領域,但又是一次全流程、端到端的轉型過程,會讓研發、生產、產品、渠道、銷售、客戶管理等一整條生態鏈為之發生劇變。[詳情]
大力支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 —市政協雙月協商座談會發言摘要
昨日下午,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部分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民主黨派代表圍繞“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打造洛陽王牌產業”這一專題進行座談,相關職能委局和單位也作了表態發言。[詳情]
根據《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方面,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詳情]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從2013年到2020年期間以5.4%的復合年增長率發展,到2020年其銷售額將達到411.7億美元。[詳情]
我國現行服務機器人行業管理體制為國家宏觀指導下的市場競爭體制。宏觀調控歸屬于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以及商務部。[詳情]
隨著“中國制造2025”計劃提出以及人口紅利消退,“機器換人”被認為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詳情]
2015專項行動將支撐1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積極探索智能工廠、智能裝備和智能服務的新模式、新業態。[詳情]
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都是今年的熱門詞匯,與之相關的產業快速發展,全球企業都在關注物聯網的發展,云計算的應用技術等問題。對此,中國政府也相當重視相關產業的開發,其手段就是進行政策“干預”,促其成長。 [詳情]
這是在全球新興熱門技術領域,首次由中國牽頭主導的頂層架構標準,表明中國正式掌握了物聯網這一熱門新興領域的國際最高話語權。[詳情]
國務院辦公廳6月24日發布《關于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稱,為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強對有關工作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協調[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