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國軌道交通的龍頭,中國中車亦有自身的憂患。[詳情]
近日,騰訊發布了2019年年度公司報告,報告顯示,騰訊控股2019年全年收入為3772.89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3126.94億元;全年凈利潤為933.1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787.19億元。[詳情]
華為3月30日宣布,華為智慧屏旗艦新品將于4月8日發布。根據海報所釋放的訊息來看,華為智慧屏旗艦新品尺寸定位在65寸,仍將采用彈出式攝像頭,但可彈出攝像設備面積相較前代要大很多,在售價上預計定位在20000元檔,定價策略介于SONY與Skyworth同尺寸OLED旗艦機型之間。[詳情]
從長沙智能汽車產業快速崛起,看“新基建”如何帶動新興產業發展
近期,“新基建”成為熱點,而什么是“新基建”,以及如何通過“新基建”帶動產業的發展是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比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作為新的產業基礎設施,如何帶動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筆者認為長沙在這方面探索了一種用“新基建”全面培育新興產業的做法。[詳情]
吉利汽車2019年營收凈利雙雙下滑 堅守141萬輛年銷目標不變
汽車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產業深度調整期,下滑的主旋律自2018下半年延續至今,“斷崖”、“跌跌不休”、“停產”、“銷量萎縮”不斷刺激著行業神經,產業承受較大復蘇壓力。3月30日,吉利汽車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974億元,同比下降8.6%。這是吉利汽車營收近五年首次同比下滑。[詳情]
自1965年第一個軍事用外骨骼機器人面世起,外骨骼機器人在制造業內越來越受到歡迎,它們不僅為工人的工作提供輔助,還能提高工作質量。[詳情]
近期,針對機器人領域,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了兩項新增的國家推薦標準,這兩項國家推薦標準分別為GB/T 38559-2020工業機器人力控制技術規范和GB/T 38560-2020工業機器人的通用驅動模塊接口。據悉,兩項標準預計均從2020年10月1日開始實施。[詳情]
當前,國內企業紛紛加大力度往數字化經濟、智能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方向發展。同時,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撐下,新基建也成為當前建筑市場的熱點。[詳情]
?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中國實現多重戰略目標的關鍵之舉。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完成今年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新基建”的作用非常大。在“新基建”建設中,可以以企業為主導,政府統籌做好基礎性投資。[詳情]
疫情下產業數字化的爆發釋放,正迎合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帶著時代的烙印,“新基建”進程加碼提速,將為各大產業轉型增添了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成色”,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數字動力”。[詳情]
數字化時代,“新基建”意義不言而喻。但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為化解疫情影響、撬動經濟的有力杠桿,關鍵還要把握好這個“新”字。 5G、數據中心等之所以被稱為“新基建”,是因為隨著經濟社會步入數字時代,光纜、移動通信等網絡設備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不過區別于傳統基建,“新基建”還有著更為廣闊的空間與內涵。[詳情]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就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隔離防控的需求下,新技術的應用和新模式數字化產品快速增長,科技部將進一步加大寬帶通信、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力度。[詳情]
?區塊鏈多中心化、分布式賬本、共識機制等手段和特性,將對解決信息共享效率低、身份驗證難、不可全程追溯等問題起到極大作用,江蘇一家研究機構利用這一特性研發一套系統運用于流行性疾病防控,目前已經進入測試階段。[詳情]
?踩上“新基建”風口,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配套設施,再次迎來發展機遇。[詳情]
旨在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推動實現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基建”,正在成為轉型升級中的汽車產業的一次新機遇。而汽車產業智能網聯發展已經橫跨5G、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諸多領域,成為“新基建”落地的一個重要載體。[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