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是德國工業4.0的先行者。通用電氣則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概念,工業互聯網由無數智能機器相互鏈接而構成,賦予機器感知、學習、自我優化的能力。[詳情]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估計,全球企業與消費者將在今年支出近3.5億美元來維護物聯網(IoT)安全;而隨著網路所連結的裝置數量不斷擴增,未來幾年該支出金額將會呈倍數成長。[詳情]
對于現代信息系統尤其是智慧城市而言,頂層設計是面向服務的設計。設計(集成)商提供的“服務”是以軟件為主的軟性產品、既“設計”,又稱“解決方案”。[詳情]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政策驅動、產業變革、融合發展、智能轉型的新形勢下,電子信息技術無疑仍是引領新一輪變革的主導力量。在這新的時間階段,哪些技術領域可能孕育世界級創新,是中國的發力重點?[詳情]
近日,可再生能源領域再迎利好,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通知,將考慮對火電機組強制實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配額考核機制。按照通知精神,到2020年國內所有火電企業所承擔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配額,需占火電發電量的15%以上。[詳情]
在金球獎頒獎典禮上,無人機實時傳送航拍畫面;美國愛荷華州的農場主利用無人機監測麥田……如今無人機的應用領域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空間。據IDC預計,2016年航拍無人機出貨量將達到39萬臺。[詳情]
在“互聯網+”下,互聯互通的物流時代已經來臨,一張跨領域、跨國界的物流業互聯網正在形成,其服務范圍縱向貫穿制造、商貿、運輸、倉儲等整個物流生態鏈,橫向由公路、水路、民航、鐵路等交通領域并逐步向海關等跨部門領域延伸。[詳情]
德國目前正在通過實施“工業4.0”進入下一個創新階段。本質上講,“工業4.0”是將生產自動化的現實世界與信息技術的虛擬世界相結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其他國家都在朝這一方向邁進,并基于本國國情提出了不同的發展戰略,例如“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詳情]
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制造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對經濟而言至關重要。在第一季度,鋼價體驗“過山車”,特別是三月上旬鋼價先是暴漲后又暴跌。鋼鐵行業的表現對冶金裝備制造業產生怎樣的影響?[詳情]
國內9大互聯網“造車”公司盤點:樂視/阿里成汽車門口“野蠻人”?
前幾天,LeSEE的首款概念車亮相,賈躍亭更是在發布會現場差點落淚。有句話曾說過,汽車,能激發每個男人內心中天生的熱情。[詳情]
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通信工具,而是具有綜合功能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手機的虛擬功能,比如交互、游戲、都是通過處理器強大的計算能力來實現的。[詳情]
4月13日,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健康峰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對目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狀況、存在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對智慧醫療互聯網的發展有擔心,持觀望態度,尤其是基層移動醫療。[詳情]
據有關媒體報道,除了升級到速度更快的處理器之外,蘋果還打算在下一代Apple Watch上增加對移動網絡的支持。[詳情]
2015年,在中國經濟面臨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制造強國戰略”應勢而生,其中引起廣泛關注的便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這預示著未來10年內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的投資將進一步加大。[詳情]
由于資源稟賦的特點加上價格優勢,煤炭一直是我國主要能源消費,2015年煤炭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64.0%,而美國和歐盟均不到20%。[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