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BM公司利用以石墨烯作通道的晶體管(GFET)等制成了混頻器IC。從GFET的形成、層疊到電感器和布線的集成,均在晶圓上一次性制成,首次展現了采用石墨烯的IC量產的可能性。 [詳情]
日本材料廠商NAMICS、技術開發風險公司AIOMU TECHNOLOGH與巖手大學合作開發出了在一節電池內重疊150層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全固體電池。 [詳情]
目前高亮度LED的最大市場依然是顯示器的LED背光照明。來自于Taos公司、Supertex公司和iWatt公司的新型LED驅動和傳感器等產品能夠保證采用最新SSL技術的顯示器具有最佳的圖像質量和最低的能耗。 [詳情]
本文利用SA7527芯片,設計了一款LED日光燈驅動電路,對電路各部分進行了分析。該電路的拓撲結構采用的是反激變換器,并采用可式精密并聯穩壓器TL431配合雙運算放大器LM358和光耦EL817構成閉環反饋,實現了恒流恒壓輸出。 [詳情]
可靠的RF布板應在理解電路板結構、電源布線和接地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本文探討了相關的基本原則,并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經過驗證的電源布線、電源旁路和接地技術,可有效提高RF設計的性能指標。本文著重討論了有關PLL雜散信號抑制的方法。 [詳情]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小組創造了第一款雙層太陽能電池,制備成分為吸光納米粒子,稱為量子點(quantumdots)。量子點可進行調節,以吸收不同部分的太陽光譜,這只需改變它們的大小,量子點已經被看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 [詳情]
在太陽能照明燈具的設計中,涉及光源、太陽電池系統、蓄電池充放電控制等許多因素,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產品缺陷。 [詳情]
在科納卡技術公司和Heliatek公司2010年相繼實現8.3%的轉換效率后不久,2011年3月三菱化學達到了9.26%,一舉超過約1個百分點,突破了9%大關。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之所以能夠突破9%大關.... [詳情]
隨著南美、歐洲和亞洲地區智能電網的實現,設計領域的機會開始浮出水面。在尋找這些機會的過程中,開展技術專題討論會,深入研究相關報告并展開討論大有裨益,這樣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已經出現的各種挑戰。 [詳情]
智能電表參考設計結合了IDT獲獎產品90E2x寬量程電能計量芯片和復旦微電子FM3308 MCU,可幫助客戶縮短設計周期。 [詳情]
電源技術從過去到現在乃至到未來都將是工程師面對的一個難題,隨著全球節能環保意識的提升,設計簡捷、高效、輕巧的綠色電源成為工程師的首要任務,為了幫助工程師解決這方面的難題,OFweek電子工程網整合設計資源特別推出《電源技術創新專輯》。 [詳情]
相變存儲器(PC2RAM)是一種新型半導體存儲器,在研發下一代高性能不揮發存儲技術的激烈競爭中,PC2RAM在讀寫速度、讀寫次數、數據保持時間、單元面積、功耗等方面的諸多優勢顯示了極大的競爭力,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詳情]
如果稱重傳感器出現故障將造成轉換中的錯誤,直接影響到地磅的正常工作。稱重傳感器出現故障可能會造成地磅誤差大、無法歸零、偏載誤差大、重復性差等現象。 [詳情]
車燈的改裝一直是改裝界盛行的話題。改裝車燈無非也就是為了三點:看清漆黑的道路,提高夜間行車的安全性,降低夜間行車的難度;增加車燈的壽命,減少車燈故障的發生;讓愛車更酷更個性,與眾不同。我想大多改裝車友的內心還是特別看重第三點。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