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政府發布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的通知,10月27日20時起,鋼鐵、焦化、水泥等多個行業均需執行停產限產措施[詳情]
10月18日,杭州亞運低碳氫電耦合應用示范項目在浙江杭州錢塘區正式啟動建設。這是浙江省首個融合柔性直流、氫電耦合、多能互補的低碳園區。[詳情]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中國能源體系碳中和路線圖》,預測中國都能夠成功完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詳情]
日前,從南方電網公司2021年服務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專項行動現場會上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南方五省區累計消納清潔能源超54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率達99.81%,同比提高0.22%,基本實現清潔能源全額消納;新增新能源裝機331萬千瓦;實現電能替代電量281.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7%。[詳情]
《云南省淘汰落后和推動低端低效產能退出工作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10月13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云南省淘汰落后和推動低端低效產能退出工作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稱:為貫徹落實相關要求,云南省將圍繞鋼鐵(煉鋼、煉鐵、鐵合金)、建材(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粉磨站、石灰窯)、石化化工(焦炭、電石、黃磷、燒堿)、有色金屬(電解鋁、銅鉛鋅錫冶煉)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出清技術方面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能耗、環保、質量、安全不達標和生產不合格產品的落后產能,分行業有序退出“限制類”產能。[詳情]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碧水保衛戰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1年底全省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黃河流域水質不斷好轉,長江流域水質保持優良,11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劣V類比例達到國家要求,33個納入國家考核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詳情]
10月12日,寧德時代公告,公司擬由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在湖北省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園田家河片區投資建設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320億元。主要建設具備廢舊電池材料回收、磷酸鐵鋰及三元前驅體、磷酸鐵鋰、鈷酸鋰及三元正極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詳情]
10月12日,吉電股份與京東集團在北京舉行會談。吉電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才延福,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工業公共業務負責人孫志祥參加會談,雙方圍繞加強綜合智慧能源等方面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共識。[詳情]
近日,山西省工信廳印發《山西省綠色制造2021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全面統籌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2021年培育40余戶企業、3個工業園區達到工信部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標準,培育20個以上產品達到綠色設計產品標準,推進2個企業打造綠色供應鏈,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詳情]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副處長林淦介紹,2020年,全市萬元GDP能耗達到0.21噸標準煤,始終保持全國省行地區最優水平,“進入新發展階段,綠色北京建設仍舊任重道遠,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對全市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林淦說道。[詳情]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若干措施的通知
陜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強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等領域要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強化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溯源管理,積極推進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詳情]
2021年9月2日-7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作為會議重要話題的“碳中和”相關技術與產業服務等內容首次設置在首鋼園。[詳情]
ABB電機、變頻器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巴西水務公司削減25%的能源開支
ABB智能變頻器、電機和傳感器成為巴西大型水和污水處理公司Saneago降本增效的利器,在改善四個關鍵泵站能效的同時還提升了其運行可靠性。[詳情]
節用厚生 臺達50周年展-北京站 向過去致敬 朝永續未來前行
7月19日,臺達50巡展-北京媒體交流會于臺達北京辦公大樓舉行,就“節用厚生“這一主題闡釋臺達通過開源節流,為全球節能減碳;厚待生態與環境,為下一代保留更美好的明天,以此呼應國家“30·60雙碳目標”及全球可持續發展倡議,攜手各界一同邁向永續未來。[詳情]
ABB亮相2021中國建筑科學大會首展,以創新技術賦能“碳中和”
2021年6月24日至27日,中國建筑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筑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隆重舉行,踐行建筑行業新發展理念,這也是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建成后的首展。展會以 “綠色建筑共創美好生活” 為主題,以 “新基建” 為引領,聚焦前沿科技,展示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新建筑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將開啟 “十四五” 規劃智慧城市建設的新篇章。[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