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經過前期下線、調試,航天重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世界首款智能超大采高綜采100噸蓄電池防爆鏟板搬運車,正式進入廠內試驗階段。該車于11月15日下線,改寫了目前國內外蓄電池防爆鏟板搬運車載重量80噸的歷史,成為該設備領域世界最大礦井特種車輛。 [詳情]
近兩年工業機器人下游需求火爆,本體商規模增大有望逐漸扶持和帶動國產核心零部件廠商的發展,特別是RV減速器、高性能控制器以及精密電機等(目前仍主要依賴進口),而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也有利于本體廠商降低成本,從而進一步促進工業機器人的行業應用。[詳情]
得益于智能制造趨勢下大發展,移動機器人AGV發展又上了一個臺階,但是作為國內AGV機器人企業的部件供應商發展卻是層次不齊,近兩年國產AGV機器人的核心配件企業也得到快速發展。[詳情]
?據了解,包裝創新、差異化和可持續性主題將成為2018年2月5日至7日佛羅里達包裝會議(The Packaging Conference)的焦點。包括Loop Industries的突破性技術能夠使廢PET升級為高純度的食品級PET,能應用于瓶裝水等。該公司的變革技術將顛覆塑料制造、廢物管理和生活消費品包裝。[詳情]
Mintel發布的“透明食品包裝”報告顯示,有40%的消費者會在眾多同類產品中選擇一款能看到食品或飲料內容物的產品,這使得食品包裝中采用透明窗口的產品越來越多。此外,正如半透明的包裝可以傳達產品的新鮮度和健康度一樣,復雜的包裝設計也具有交互功能,可以傳達出產品高品質和高性能的特點。[詳情]
2017年我國塑料機械國內外市場行情境遇良好。據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塑料機械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塑料機械出口數量同比增長19%,金額同比增長11%,進出口貿易順差約3億美元;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前八個月我國塑料機械企業主營業務同比增長20%。但是,真正熟知行業信息的人并未感到多開心,只要我國塑料機械高端設備近九成依賴進口的局面沒有得到改善,業界人士就倍感焦慮。[詳情]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正面臨關鍵的轉型期,植保無人機等自動化、智能化科技產品的應用開始日趨普及。未來,隨著國家各項政策加速落地,行業標準與規劃逐步完善,植保無人機產業有望在市場需求推動下迎來真正爆發。[詳情]
近年來,不同種類機器人設備的出現,在人力成本、資源投入、產能效率、食品安全等方面影響著食品工業所有環節,為食品工業貼上現代化、智能化的標簽。如食材揀選機器人、食品加工機器人、食品包裝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烹飪機器人等,連復雜的中餐都可“無人化”生產。[詳情]
我國包裝行業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而快速發展,經過30多年時間取得了長足進步。不過,我國包裝產業始終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自主創新能力弱。今后需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科技含量,在消費升級、新零售崛起中把握新的發展契機。[詳情]
12月4日,由四建公司?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萬噸/年中低溫煤焦油綜合利用工程挖潛增效項目,經過緊張的前期準備,參建員工順利將重124噸,高23米的反應器R106一次吊裝就位。[詳情]
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3D打印已經成為鏈接智能制造的利器。日前,東莞市經信局、東莞市電子信息產業協會、東莞市中科云智產業孵化有限公司聯手舉辦智能人才培訓活動,在活動現場,東莞市康銘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對外發布了一臺工業級3D打印機,專門為東莞模具型企業服務。[詳情]
?模具注塑成型技術院士工作站、亞洲模具生態圈分別在昆山高新區簽約和啟動。昨天,由昆山高新區、中國模具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十屆中國(昆山)模具產業論壇暨互聯網+模具智能制造與亞洲模具生態圈建設發展大會在昆山舉辦。大會集聚了國內外模具領域專家學者,以及近200家模具企業負責人。[詳情]
當前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增長,發展態勢穩中向好,主要指標增速超過預期,市場信心穩步提升。 [詳情]
日前,由中國鐵建所屬鐵建重工集團自主研制的國產首臺最小直徑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TBM)在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寶林隧道創造了一項業內掘進新紀錄,實現單班最高進尺30.5米、單日最高進尺43.914米、最高月進尺864.37米的好業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