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蘋果公司推出智能音箱產品HomePod,再次引發行業對智能語音技術未來能否成為智能家居體系切入口的熱議。在此前,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國際巨頭紛紛布局智能音箱。人工智能技術的瓜熟蒂落,為智慧家庭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在產業觀察人士看來,智能家居在國內已有多年發展史,在經歷過概念期的“浮躁”后,智能家居產業發展正處于理性回歸,并朝向產業市場化方向轉變。
“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等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我國智慧家庭的快速普及,智慧家庭正在成為培育新型信息消費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市場,單品智能化所帶來的興奮周期正在縮減,資本市場更希望看到智慧家庭產業的真正蛻變,通過市場化運作,建立一種有潛力、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鄙鲜鰧<曳Q。
中國的智慧家庭發展拐點在哪里?智慧家庭多產業融合的商業形態如何構建?日前,來自中國科技城的家電制造巨頭長虹給出了答案。
智慧家庭業務率先市場化落地
據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長虹智慧家庭產業發展取得實質性突破?;谥腔奂彝媒鉀Q方案,長虹打通云端、內容、服務等平臺,在智能控制、安全、大媒體、能源、健康等五大業務方向全面實現市場化。同時,為保障五大業務市場化落地,長虹聯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并與全國多家地產商合作,建立起“運營商+房開商+代理商+線上商場”的立體渠道。
據了解,作為智慧家庭業務支撐體系的UP物聯運營支撐平臺,擁有用戶中心、設備中心、支付中心等21個能力中心及能力開放平臺。在此平臺上,友商、第三方開發者、創業公司等可實現平臺共享、能力共享,從而大大提升合作伙伴的物聯數據運營效率,獲取用戶行為數據,實現終端設備的自動響應與服務,并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長虹正在破解物聯網產業發展難題,他們通過IPP聯接框架協議解決了廠商無法協同等問題,以用戶和需求為中心向外延伸,構建起一套集多業態、多服務、多模式的商業體系。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長虹和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體系上,養老服務、智慧教育、醫療健康、家居安防、生鮮配送、智慧家政等多元服務均可對接。”產業經濟觀察人士表示。
需求+場景成為智慧家庭業務重點
在單品智能化時代, “產品先于需求”是多數硬件制造商存在的普遍問題。以智能窗簾為例,嵌入了傳感技術的窗簾可以實現WIFI接入,通過手機APP用戶可以控制窗簾的開啟和關閉,因此被賦予“智能化”屬性。
但在長虹看來,上述智能窗簾的這種“智能化”屬性仍然屬于“偽智能”范疇。一方面,用戶體驗并沒有因為“智能化”而改變,產品只是操作方式上的調整沒有給用戶帶來便捷、簡單感;另一方面,通過手機APP操作窗簾,對于老人、兒童來說,無異于增加了使用難度。
“長虹理解的智慧家庭,是主動感知于用戶,一切應用解決方案應該是有所指向的。智慧家庭是新興的生活服務形態,長虹要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物+聯’產業生態和閉環。所以我們的智慧家庭非常重視用戶體驗,重視用戶需求的把脈?!?長虹智慧家庭產品經理楊家鵬說。
為了實現以用戶和需求為中心的產品戰略,長虹在智慧家庭及應用解決方案設計環節,邀請了大量的用戶進行項目求證。在智慧家庭及相關業務全面市場化工作中,長虹沒有追求“大而全”,而是選擇了用戶生活軌跡接觸頻率最高的智能控制、能源管理、健康管理等作為落地方向。同時,這些業務也是房地產商和通訊運營商,以及資本市場最為關注的。
楊家鵬介紹說,“在構建智慧家庭業務過程中,長虹的職責是發揮硬件制造優勢和大數據分析優勢,但不會越界干涉地產商的工作,也不會侵犯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利益。這是一個公平、透明、共贏的合作體系?!?/span>
產品或服務研發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現物聯網產業規?;儸F,長虹與合作伙伴正步入體驗式經濟的藍海。
近年來,體驗式經濟為騰訊、華為、樂視等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紅利。隨著智能化轉型的開展,長虹正在由產品制造思維向用戶需求運營思維轉變。
“在以往,我們首先考慮的是自身技術程度究竟如何?公司當前的人員配比能完成怎樣的產能覆蓋?在今天,我們首先洞察用戶市場存在怎樣的需求?對應這些需求應提供哪些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用戶能夠接受等,這些都是長虹以人為中心的產品戰略落地。”楊家鵬表示。
拋開智慧家庭全面市場化,在長虹新興產業版圖中,智慧健康、智慧醫療、遠程教育等均是布局的重點,同時也是構成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項目。
據介紹,長虹將在體驗式經濟的引領下,滿足用戶基于家居生活的多種需求。未來三年,長虹會繼續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著重在安防產品及智能音箱、電子貓眼、智能門鎖、智能手環等設備上進行研發。
受益于智慧家庭及相關業務、綜合家電、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業務的開展,長虹在家電產業的品牌價值繼續穩固提升。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報告稱,長虹品牌價值達到1319.75億元,連續多年穩健增長。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