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并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
“工業4.0”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自推出以來,“工業4.0”迅速成為德國的另一個標簽,并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
“工業4.0”的特點
01、互聯:
互聯“工業4.0”的核心是連接,要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02、數據
“工業4.0”連接產品數據、設備數據、研發數據、工業鏈數據、運營數據、管理數據、銷售數據、消費者數據。
03、集成
“工業4.0”將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通過CPS形成一個智能網絡。通過這個智能網絡,使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以及服務與服務之間,能夠形成一個互聯,從而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04、創新
“工業4.0”的實施過程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過程,制造技術、產品、模式、業態、組織等方面的創新,將會層出不窮,從技術創新到產品創新,到模式創新,再到液態創新,最后到組織創新。
05、轉型
對于中國的傳統制造業而言,轉型實際上是從傳統的工廠,從2.0、3.0的工廠轉型到4.0的工廠,整個生產形態上,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實際上整個生產的過程更加柔性化、個性化、定制化。這是“工業4.0”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
“工業4.0”的價值
01、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工業4.0”能夠在設計、配置、排序、規劃、制造和運行等階段中納入個性化的、用戶特定的標準,并能夠合并最后的修改。通過“工業4.0”,即使生產一次性項目和極小的生產量也可以實現獲利。
02、靈活性
基于CPS的特別網絡,使業務流程的不同方面(如質量、時間、任務、穩健性、價格和生態友好性)實現動態配置。這有助于材料和供應鏈的持續“調整”。這也意味著工程流程能夠變得更加靈活,制造流程可以被改變,暫時性短缺(比如供應問題)能夠被彌補,并且在短時間內實現產量的大幅提高。
03、優化決策
為了在全球市場獲得成功,采取正確的決策變得越來越重要。“工業4.0”能夠提供實時的、端到端的透明度,使工程領域的設計決策得到提早驗證,并且能夠對損壞做出更加靈活的反應,同時對生產領域中一家公司的所有工廠進行全局優化。
04、資源生產率及效率
工業生產流程的首要戰略目標仍然適用于“工業4.0”:用定量的資源實現最高的產量(資源生產率)和用最少的資源實現特定的產量(資源效率)。CPS使制造流程在個案基礎上實現整個價值網絡的優化。此外,無需停止生產,系統能夠在生產期間對資源和能源消耗進行持續優化,減少其排放量。
05、通過新服務創造價值機遇
“工業4.0”為價值創造提供了新途徑,也促成了就業的新形式。比如,智能算法能通過智能設備用于大量的不同數據(即大數據),從而產生新型的服務。這對于為“工業4.0”開發B2B服務的中小企業和初創型企業而言,是個巨大的機遇。
06、應對勞動力的人口結構變化
連同工作組織和能力發展計劃,人類和技術系統的交互合作將為企業提供將人口結構變化轉變為其優勢的新途徑。面對技術勞動力的短缺和日益多元化(年齡、性別、文化背景),“工業4.0”將促成多樣的、靈活的職業道路,使人們能夠持續工作,并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生產力。
07、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應用CPS將使公司的工作組織形式變得更加靈活,這意味著公司能夠更好的滿足員工對于平衡工作和個人生活、個人發展和持續職業發展的需求。比如,智能輔助系統提供了一個靈活性的新標準,在滿足公司要求的同時也能夠滿足員工的個人需求,從而為工作的組織提供了新機遇。隨著勞動力規模的下降,該系統將在招募最佳員工的時候使CPS公司獲得更多優勢。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