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概念的逐步拓展,物聯網是什么,物聯網能夠干什么,特別是運營商應該做些什么,這些已經成為了當今熱議的話題。
一、物聯網概述
物聯網,從廣義上說,主要解決人到人,人到物品,物品到物品之間的互連。“這里與傳統互聯網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從狹義上說,物聯網就是通常所說的“傳感器網”,傳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規律將這些信息轉換成可用信號的裝置。“中國移動從技術架構上把物聯網劃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通俗來講,第一層感知層,是由各種傳感器及傳感器網關組成,該層就是全面感知,就是讓物如同人一樣擁有視覺、聽覺、嗅覺,是物聯網進行識別物體和采集信息的來源;第二層網絡層,就像人的神經中樞和大腦,通過該層可以利用現有的各種各樣的無線和有線通信技術進行信息的傳遞并保證其可靠性;第三層應用層,相當于一個用于實現智能應用的接口,將采集到的數據根據行業需求進行處理和展示”。目前,物聯網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如智能家居、智能電網、智能交通、醫療服務、農業環境監測、物流配送等。
由此可見,物聯網有著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
然而,目前物聯網產業鏈中存在一定問題,制約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具體問題如下:
(1)由于各個行業間存在差異,一般情況下,一個物聯網業務集成商僅僅關注一個具體的行業,同時限于供應商供貨的時間,使得項目周期過長;
(2)行業用戶初期投資大;同時,技術標準不統一使得用戶很難重新選擇其它廠商的產品;
(3)客戶修改量大、產品通用性差等問題使得物聯網設備提供商部署、維護工作量大;
(4)網絡運營商只能提供通信通道,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所在;
(5)終端的非標準化使得應用開發商只能綁定某一終端廠商作為供應商,這樣缺乏競爭機制,而且應用開發商受終端供應商的限制。為解決上述問題,業界提出將物聯網業務構建在標準平臺上的思路,如圖1-2 所示。該方式的特點是:提供標準化的物聯網終端管理平臺,各類物聯網的業務應用構建在這個平臺一般是運營商部署物聯網終端管理平臺。
這種建設方式的優勢是:
(1)有利于實現各種物聯網應用系統之間的互聯,支持業務聯動;
(2)簡化物聯網應用開發,易于快速推出物聯網業務應用;
(3)降低物聯網應用的開發成本,加快物聯網業務發展速度;
(4)易于發揮運營商優勢,構建完整的價值鏈,實現物聯網業務的可運營、可管理、可持續發展;
(5)利于一個物聯網終端設備提供信息給多個物聯網應用。
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與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會達到30比1,因此,物聯網將會是下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物聯網的研究、應用和發展為下一代信息技術變更起到了重要作用,掌握物聯網世界的話語權,不僅體現了技術領先,更在于我國是世界上少數能實現物聯網產業化的國家之一。這使我國在信息技術領域趕上,甚至占領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成為一種可能。
物聯網產業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技術動力。有研究機構預計未來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目前,美國、歐盟、日本等都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物聯網技術及應用。我國也關注、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展開研究,以便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物聯網應用將使電網、供水系統、建筑、橋梁、隧道、大壩、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被普遍連接,形成物聯網,在“物聯網”普及以后,用于動、植物、機械、物品的傳感器與電子標簽及配套的傳輸接口裝置數量極大。物聯網推廣將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驅動器,為產業開拓了又一個潛力無限的發展機會。依據目前對物聯網的需求,在近年內市場就需要按億計的傳感器和電子標簽,這將推進信息技術相關元件的生產,同時增加社會就業機會。
物聯網在我國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國在物聯網方面的幾大優勢:第一,我國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物聯網的核心傳感網技術的研究,研發水平已處于世界前列:第二,在世界傳感網領域,我國是標準主導國之一,擁有較大量的專利;第三,我國是能夠實現物聯網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之一;第四,我國無線通信網絡和寬帶覆蓋率高,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網絡基礎設施支持;第五,我國己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物聯網的研究和發展。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