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業和科技精英的推動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兩會的熱門話題,他們甚至希望把發展這項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趨勢也引發了英文媒體的關注。
特朗普上任前,美國已經將人工智能技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關注AI世代(微信號:tencentAI),回復“白宮”可獲得《美國白宮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白皮書。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和科技領袖呼吁中國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以便引領他們眼中的重大趨勢。
其中就包括中國搜索巨頭百度、手機廠商小米和吉利汽車的創始人。
他們提交了各種提案,希望通過政府牽頭的方式,讓中國企業可以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展開合作,并促進這項技術的工業化。
這項技術已經獲得中國最高層的關注,不過,僅僅是提到這項技術還不足以幫助中國獲得全球領導地位。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搜索引擎公司正在與Uber和Alphabet旗下的Waymo展開競爭,希望率先實現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他還呼吁中國政府制定全國性政策框架,并通過激勵措施促進人工智能在各個行業的廣泛普及。
“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到了轉折點。”身為政協委員的李彥宏說,“哪個國家在應用方面取得突破,便更有機會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獲得領導地位。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即便不是全球第一,也是第二。”
小米CEO雷軍
小米CEO雷軍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都贊同這一看法。他們都呼吁政府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變成一項國家戰略,就像之前的“中國制造2025”一樣——這項10年行動計劃希望幫助中國擺脫廉價制造基地的形象。
“與之前的科技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是中國幾十年一遇的重大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取得技術領先優勢。”身為人大代表的雷軍說。
雷軍認為,過去幾年對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的大舉投入,以及在數學領域的龐大人才儲備,都加強了中國的能力,使之可以縮小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差距,甚至實現反超。
百度的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超過人類,最近甚至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2017年十大突破性技術”。
中國在深度學習領域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也超過美國。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劉慶峰表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頒布的嚴格移民政策給了中國“空前的”機會來吸引海外頂尖人工智能人才。而在人大會議上,總理現場講話的字幕就是由科大訊飛的技術實時生成的。
“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高科技公司都是由移民創辦的,他們對特朗普的政策感到失望。’”劉慶峰說,“這是中國拋出橄欖枝,吸引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絕佳時機。”
李彥宏也呼吁中國政府發放更多綠卡來吸引硅谷人才,這些人有可能剛剛受到特朗普政策的影響。
自從谷歌(微博)的AlphaGo在2016年初擊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后,人工智能也引發了媒體的關注,并且獲得了企業家和風險投資家的大舉投資。
中國國家發改委今年2月批準了一項計劃,準備設立一個全國性工程實驗室,用于研究和部署深度學習技術。這也是中國政府在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方面采取的最新措施。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仍然需要通過自上而下的國家人工智能行動計劃來更好地協調不同企業,因為很多國家實驗室都分布在全國各地,每個實驗室都負責不同的人工智能子學科的研究。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2016年10月發布了全國性人工智能戰略,為人工智能的研究和發展規劃了一條路線圖。
企業希望政府能夠允許他們獲取更多數據,以便促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因為很多人認為中國的14億人口產生的龐大數據是是發展這項計劃的天然優勢。
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已經制定了一個目標,到2025年將有20%的汽車實現高度自動化,2030年將有10%的汽車實現全面無人駕駛。這些目標可能會搶走專業駕駛員的職業。
雷軍預計,隨著科技以高于以往的速度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約有50%的人會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
例如,科大訊飛的語音智能已經令速記員變成了過剩職業,而隨著機器能夠把包括英語、日語、韓語在內的十多種語言翻譯成漢語,未來還有可能搶走翻譯的工作。
“很多工作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社會財富將被少數人工智能巨頭控制。”劉慶峰說。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