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洪流而至,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不得不以更快地速度適應新的發展模式——數字化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作為一個新興且長期的賽道,想要打出品牌效應不在一朝一夕。一方面基于企業對于數字化、信息化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有限,另一方面好的數字化信息系統目前仍是了了。
8月25日,仙工智能數字化事業部負責人葉楊笙接受了「智能倉儲物流小課堂」的在線訪談,分享了他對信息系統的認識、自主研發系統的那些故事,一起揭秘系統行業背后。
一、好系統會適應業務、幫助企業提升效率
那么從研發者本身出發,如何做出一款好的信息系統呢?
信息系統能否滿足業務,與業務本身的流程或現狀是否能夠非常好地貼合,能否提升效率,這些都是好系統的關鍵。
葉楊笙認為,系統真正的價值體現在幫助企業積累整個業務數據,并輔助企業做數據分析、戰略制定等工作,同時可以節省線下各類物料的使用和整理工作。
“好的系統會去適應業務,快速根據業務進行調整以適應變化,而不是讓業務適應系統。”葉楊笙強調。
二、系統發展的最大阻礙:企業沒有梳理清楚自己的業務
即使有了好系統,在企業使用信息系統的過程當中,依然有非常多的阻礙問題。
葉楊笙認為最大的阻礙便是——企業對自己的業務梳理不夠清晰,這樣就導致信息系統無法契合企業業務,無法給企業提供足夠多的價值。而且很多人、很多企業對于系統存在著固有誤解,大部分人可能覺得有了系統之后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如果沒有理清業務體系,上系統也解決不了問題。
梳理清楚業務之后,使用系統將會成為錦上添花的事,否則也是事倍功半。
當下很多企業為了上信息系統而上,并沒有真正讓信息系統優化和高效的特性發揮作用,反而可能因此增加了一線員工的工作量。
葉楊笙表示,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領導并不關心系統的細節,或許也不懂系統,如果企業內部是這樣的話,這種現象的發生便是必然的。
而且如果企業內部沒有能夠很好理解信息系統的專業人員來運維系統,這也將是企業信息化系統升級的難題,短期對于系統可能抱有新鮮感,但是時間長了之后可能系統逐漸會被棄用,這同樣是非常普通的現象。
三、仙工智能自主研發數字化系統、實現更好更便捷適配客戶業務
目前,仙工智能數字化事業部分為三塊業務:
RDS:集成業務系統,覆蓋了集成調度及工廠內搬運的業務邏輯的處理;
MWMS:倉儲一體化系統,既可以支持廠內搬運業務,也可以支持廠內倉儲類業務;
Meta-V:可視化系統,可以實現數字孿生,以及在做工廠方案時需要用到的仿真功能。
為什么選擇自主研發,而不是直接選用市面上已有的系統?
葉楊笙表示:“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我們也不會自己做,自主研發的整體投入肯定買一個現成系統更高。但是系統如果不能適應業務,系統價值就沒這么大,所以我們選擇自己做系統,給客戶提供最好的使用體驗,為客戶解決問題,給客戶帶來價值?!?/span>
“永遠保持足夠的好奇心,永遠對細節有足夠的關注。這是對于數字化和信息化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是做出好產品和好系統的關鍵?!比~楊笙說。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