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聯重科(000157.SZ)公告顯示,公司擬受讓郭秀梅持有的路暢科技(002813.SZ)3598.80萬股股份,占目標公司總股本的29.99%,每股轉讓價格為21.67元,標的股份轉讓價款為7.80億元。中聯重科擬通過本次交易成為路暢科技的控股股東。后續公司將視屆時情況,擬繼續收購比例不低于目標公司總股本的18.83%,確保公司持有股份比例不少于48.82%。
對此,中聯重科工作人員表示,收購股份的目的主要為協同發展,工業互聯網轉型是公司近幾年的主要戰略,而路暢科技的業務涉及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且公司較為看好其發展。
眼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新一輪下行周期,通過新技術轉型升級不失為一種應對方案。機械龍頭企業憑借其資金、技術優勢均已展開布局,但中聯重科與路暢科技如何協同發展需后續觀察。目前,路暢科技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與中聯重科尚不存在業務合作。”
7.8億元入主路暢科技
路暢科技為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汽車信息化、智能化及智能出行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根據上述公告,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路暢科技原實控人郭秀梅將自愿放棄剩余股份的表決權,中聯重科將有權改組路暢科技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聯重科將成為路暢科技單一擁有表決權份額最大的股東,即成為路暢科技的控股股東;由于中聯重科無實際控制人,故路暢科技將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本次控制權轉讓交易備受到市場爭議,原因主要為路暢科技近幾年業績持續下滑。根據路暢科技財務數據,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57億元、7.7億元、4.93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2億元、-3.83億元、-9041萬元,連續三年為負。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營收4.00億元至4.20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00萬元至75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53%至93.69%,扣非凈利潤虧損350萬元至50萬元。
上述中聯重科工作人員表示,“相關估值工作由專業團隊進行計算,公司對路暢科技未來發展較為看好。”
事實上,路暢科技處境不佳不僅是因為在宏觀層面受疫情影響,其在應對汽車行業調整方面或也存在偏差。2018年,由于公司處于前裝業務的發展前期,定點研發的前裝產品尚未放量供應,前裝原材料和制造費用暫時處于較高水平,致使前裝毛利率短期內相對較低。因此,前裝銷售額持續上升的同時,短期內拉低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使公司的整體毛利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06億元。
2019年,汽車在中國的快速普及已基本結束,新車市場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態。在汽車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作為汽車行業上游的零部件企業,公司汽車相關產品產銷量都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公司部分客戶經營困難以及部分產品更新換代加快,導致相關的應收賬款、存貨等存在減值跡象,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2.31億元。而這一新車市場低速增長新常態延續到了2020年,疊加疫情影響,公司與汽車相關的產品產銷量繼續同比下滑。
對于2021年業績下滑的原因,前述路暢科技工作人員表示,“汽車電子零部件業務銷售額持續下降,汽車電子的大環境不太好。”
不過,在此次股份轉讓協議中,雙方對標的公司進行了業績對賭約定,業績要求也基本在路暢科技的能力范圍之內。承諾方承諾,目標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陽暢豐在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每一年歸母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以及目標公司汽車電子業務每一年度營收不低于1.5億元,且歸母凈利潤不低于2021年度水平。而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南陽暢豐營收為1.80億元,凈利潤為3578.14萬元,母公司的車載導航產品營收則為2.35億元。
中聯重科工作人員表示,“南陽暢豐的業務主要為礦渣微粉,它與母公司的汽車電子業務的盈利能力是比較有保障的,承諾方對其可控。”
工業互聯網轉型
2021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從高走低,進入新一輪下行周期。受下游基建、地產投資不及預期以及2020年下半年高基數的雙重影響,以挖掘機、起重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增速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其中挖掘機銷售34萬臺,同比僅增長4.6%;汽車起重機銷售4.9萬臺,同比下滑9.3%。
此番情形下,政府也在出手提振。財政部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加上2021年年底前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整體規模預計超過2萬億元,對2022年一季度經濟穩定運行提供了資金保證。隨著重大項目開工率回升,以挖掘機、起重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二季度或將能夠實現增長。
行業下行壓力下,機械龍頭中聯重科此次的7.8億元股權受讓因而備受市場關注。
對于此次交易,浙商證券分析師李鋒在其研報中指出,“公司有望與其在起重機、挖掘機和混凝土機械等工程車輛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座艙和人機環境改善方面產生協同。”
中聯重科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收購股份的目的主要為協同發展,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向工業互聯網轉型,完成智能升級。路暢科技的業務涉及智能化解決方案,包括無人駕駛、車聯網等,公司較為看好這一業務發展前景。”
此前,有業內資深機械行業研究人士指出,這一輪行業下行周期疊加新技術周期,即通過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通過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可以對沖下行周期帶來的影響。
目前,中聯重科正在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公司2020年報顯示,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公司與華為、中國移動分別達成戰略合作,加速對傳統管理模式、業務模式進行突破創新。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