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專精特新企業迎來多項政策力挺。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特別指出要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北交所的設立,更是為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加直接和廣闊的想象空間。藉此,直通北交所特推出“‘專精特新’百家訪談”系列,希望能為市場提供一個全面了解該群體風采的窗口。
憑借自主可控的智慧空間數據服務能力及在城市數字化建設中積累的豐富實戰經驗,盈嘉互聯順利入選北京市2021年度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名單,榮獲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認證。近日,盈嘉互聯創始人兼CEO王佳接受了直通北交所專訪,聊了聊她從教授轉型做企業一路上的點點滴滴。
2015年,北京建筑大學的教授王佳下定決心從高校出來創業。
她帶著信息建筑行業的幾個老朋友,開始做一家名為“盈嘉互聯”——基于智慧空間產業發展的操作系統公司。
都說絕大多數的教授不適合出來創業。不過,也分人。
六年后,這家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包括華為、施耐德、中國聯通等。2020年底,盈嘉互聯拿到招銀國際、華業天成和匯芯投資等聯合投資的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成為智慧城市概念里建筑數字化的潛在獨角獸。
01
中國有世界一流的技術嗎?
懂計算機行業的人都知道,做操作系統,是技術領域里難以逾越的大山。因為這是一項通用的底層技術,解決的不是一個設備問題,而是要適配于多個應用載體。
雷軍在金山做WPS,用了31年。
WPS是一款Windows的國產替代操作系統軟件,雷軍跟它糾纏了半輩子。金山的成長史可謂九死一生。早期的WPS軟件因為產品性能問題總是賣不出去,產品資金鏈幾經斷裂。
不過,一旦操作系統成功面世,并成為行業多數人的選擇,就會爆發長久的商業價值。
2019年11月,金山辦公(688111.SZ)在科創板上市。憑借WPS的用戶規模,上市以來一直位居科創板市值前三位,成為市值超千億的白馬股。
盈嘉互聯也在做一套基于泛建筑領域的操作系統軟件。
時間倒回到十年前,王佳在北建大做學問的時候,經常會被國內外友人問到:在信息建筑領域,中國有世界一流的技術嗎?
其實,問這些問題的人,在內心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中國不可能有一流的技術。
王佳告訴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她對此很不服氣。“中國以前確實可能沒有諸如芯片、計算機等這塊的核心技術。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會一直follow別人。我們中國人也會做出讓國外友人驚艷的作品。”
王佳和她的團隊用了兩年時間自研出了一套智慧空間操作系統。
這個系統叫做BOS(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BOS是一個面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為其提供空間數據服務的操作系統。
這個操作系統,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建筑的工程圖紙轉化為計算機可識讀的結構化數據,并將這些描述成建筑體的空間數據,以數據接口的方式賦能給各行業的業務使用。
憑借不服輸的勁兒,王佳想讓BOS成為世界一流的軟件。功夫不負有心人,BOS通過了國家信創認證,也入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科技成果庫,拿到了施耐德、埃森哲、華為這樣的大客戶訂單。
以前,泛建筑業(綜合民用建筑、商業建筑、醫院等公共社區平臺)的社會服務一直是塊盲區。
因為這個行業沒有底層計算機技術的基建支撐。
02
很少有富豪真正白手起家
世界最大的操作系統軟件公司“微軟”,憑借Windows和Office核心系列軟件,稱霸操作系統的世界。
從1975年創立至今,微軟的生命周期幾乎貫穿了半個世紀,到現在還未看到明顯的增長瓶頸。
這是操作系統公司的價值和魅力。一旦通用的系統被研發并被多數市場使用,就很難被替代。通常,他們企業的壽命一般都很長。
互聯網公司另當別論。
2020年3月末 ,在艾瑞的一場年度會議上,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總經理季衛東表示,如果僅從模式的角度去創新,“中國互聯網企業平均壽命只有三到五年。”
王佳不想做“短命”的企業。
她選擇了做一款泛建筑領域的“操作系統”。系統的核心是實現產業大數據的協同、管理和復用。
和Windows一樣,它的商業邏輯是,產品的價值會隨著開發者和用戶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用戶的數量級是商業競爭力的核心。
和Windows不同的是,BOS的客戶覆蓋產業界,to B 也 to G。目前盈嘉的產品可以應用于能源、工業、交通、城市等基礎設施行業。
不過,操作系統的價值取決于“用戶的量級”。
如果盈嘉的產品“賣不出去”,和早期的WPS遭遇一樣,這場基于建筑的操作系統之戰會不會變成一場“孤勇”?
Window7系統的研發,微軟從2006年開始開發,2009年發布,歷經3年。
研發難,操作系統的升級、更新換代也很難。這背后既需要強大的資金和客戶資源支持,也需要一流工程師們的辛苦付出。
盈嘉互聯想做建筑界的“微軟”,很難。
在全球500強的企業里,很少有人真正做到白手起家。
微軟是一個例證。比爾·蓋茨創業初期,他的母親促成了他和IBM的第一單生意,從而讓微軟進入到成長的軌道上。蓋茨曾表示,如果不是他的母親助力,微軟不會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
03
國運當頭
在早期,盈嘉的融資談判并不順利。
2015年前后,整個投資市場尚在商業互聯網的投資邏輯中打轉。像盈嘉這樣的智慧城市底層技術商,投資人還沒看的多明白。
即便有看的明白的投資人,他們也跟王佳打趣,“企業客戶為什么要為盈嘉這個初創公司的產品埋單?”
幾經周轉,盈嘉沒有從市場化VC手中拿到錢。2017年6月,盈嘉從地產建筑商京基集團手中拿到Pre—A輪資金。
不過,進入2018年,整個數字孿生和智慧城市賽道熱了起來。
機構開始注意到盈嘉。2018年初,策源創投和聯信策為給盈嘉帶來了A輪融資。
2020年,國家的創業風向標更指向科技和產業升級,這讓智慧城市賽道又熱了一把。
越來越多的VC開始從智慧城市賽道中尋找標的,這時,交付了操作系統產品、又擁有國際客戶的盈嘉成為資本的寵兒。
2020年中,招銀、子午線的人找到王佳,說,“我們投你吧”。
趟過艱難的融資史,讓王佳感慨的是,盈嘉的發展,每一步都離不開外界環境的支持。
“如果不是政府以及母校的支持,盈嘉或許很難撐到今天。”王佳告訴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
北建大的領導和老師會經常來盈嘉“看看”。他們來看,目的是想了解盈嘉現在做到什么規模,以及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
北建大會為盈嘉提供人才、技術甚至資金的支持。
政府也為技術研發型中小企業提供發展通道。比如近期北交所的設立以及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扶持。
2020年,盈嘉互聯成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目前,盈嘉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資質正在申請中。
專精特新為盈嘉帶來了知名度和多種市場資源。
王佳創業六年了,完成了從教授到企業領導人的轉變。回頭再去看走過的創業之路,王佳發現,市場、管理、資金、人才都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的決定性要素。
不過,決定這些因素成立的前提,是企業是否處在一個良性的社會大環境中。
王佳說,現在對盈嘉這樣的企業來說好比趕上了“國運當頭”,“最好的運氣都不如國運。”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