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日前發布《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簡稱《行動計劃》)指出,到2023年,北京將建設成為引領全國、影響世界的工業軟件創新高地、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高地、工業互聯網安全服務高地和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高地。屆時,北京市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
《行動計劃》是對2021年初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具體落實。工信部表示,2021年-2023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目標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工業企業及設備上云數量比2020年翻一番,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
完善企業上市培育機制
《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工業互聯網市場主體壯大等三大產業集群培育工程,要主動對接在京央企發展訴求,推動央企、市屬國企和制造業企業將信息技術部門剝離,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設立獨立的工業互聯網公司。鼓勵各類并購基金、股權基金參與和支持工業互聯網各細分領域龍頭型、平臺型企業并購上下游關聯企業;完善企業上市培育機制,提供各類上市輔導。
《行動計劃》還表示,篩選一批掌握關鍵技術,成長性好、專業競爭力強的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儲備庫,持續跟蹤,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小企業。
此外,《行動計劃》表示,建立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推動鋼鐵、汽車、航空航天等京津冀優勢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推進三地行業龍頭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構建面向汽車、氫能、醫藥健康等行業的產業鏈數字地圖。
實施“工業軟件突破行動”
我國工業軟件總體表現為產品類別較全,但技術較為落后。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我國制造業對工業軟件的需求旺盛。例如,研發設計類軟件方面,國產工業軟件在國內市場份額最低;生產制造類軟件方面,在高端市場還不占優勢;經營管理類軟件方面,國產廠商主要占領中低端市場,在高端市場領域(尤其是跨國公司)更多被SAP、Oracle占領。
《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工業軟件突破行動”,重點加強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和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攻關項目的組織策劃,打造出基本可用的國產化產品。
《行動計劃》稱,將重點圍繞MES(制造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MRO(維護、維修、運行)等生產控制類、經營管理類和服務保障類工業軟件,提高工業軟件的市場認知度和市場占有率。探索推動出臺首版次軟件應用獎勵措施,支持推動首版次軟件企業創新產品,鼓勵本市企事業單位優先部署,突破軟件在推廣應用初期的市場瓶頸,盡快進入應用階段。
《行動計劃》鼓勵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等與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并沿產業鏈布局延伸,面向集成電路、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都市消費品、新材料等重點行業,孵化培育10個國內一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形成10個以上“5G+工業互聯網”“AR/VR+工業互聯網”等高質量示范。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