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間,均勝電子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促進公司汽車安全業務發展,特別是提升在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駕駛領域的市場份額,公司于今年10月新設汽車安全事業部境 內控股主體安徽均勝控股,并為此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據公告透露,均勝電子及安徽均勝控股擬與先進制造業基金、先進制造業基金二期、合肥建恒新能源和肥西產投簽署《投資協議》,均勝電子和先進制造業基金分別以其持有的全部公司汽車安全事業部控股主體Joyson Auto Safety Holdings S.A.(均勝安全控股)股權作為出資,認購新設立的安徽均勝控股股權,先進制造業基金二期現金出資15億元人民幣,合肥建恒新能源現金出資6億元人民幣,肥西產投現金出資4億元人民幣對安徽均勝控股進行增資。
基于此,在上述投資完成后,均勝電子預計將持有安徽均勝控股約70%的股權,先進制造業基金、先進制造業基金二期、合肥建恒新能源和肥西產投預計將合計持有安徽均勝控股約30%的股權。
均勝電子表示,近兩年其在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仍完成了對汽車安全業務板塊全球范圍內的大部分整合工作,同時也逐步將該業務產能向成本更優、用戶更集中的區域轉移。本次引進戰略投資者后,將有更充裕的資金支持公司主被動安全業務的發展,推進汽車安全業務的全球資源整合,優化資產配置。
要知道,根據均勝電子2021年中期財報顯示,在芯片短缺以及疫情持續影響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間其實現營業收入 236.50 億元,同比增長 15.20%。若剔除均勝群英業務不納入合并報表的影響,則當期營收增速達 24%,仍保持著較高的成長性。
而伴隨其安全業務的重組整合進入尾聲,期間整合費用較上一年同期減少1億元,致公司綜合費用率同比減少4.5個百分點,為12.46%。 聚焦業務方面,作為均勝電子的核心業務板塊,其上半年汽車安全主營收入約173 億元,同比增長 19.19%,毛利率為 11.42%,同比微降0.42個百分點,其原因是在于北美地區在缺芯影響下導致主機廠削減產量或者停產,同時期間原材料和運輸費用的漲幅較大造成整體業務受到較大影響。
基于其汽車安全業務板塊整合逐步收尾,并將原有低毛利率、虧損訂單向高毛利率訂單切換,未來,該業務的盈利能力有望快速回歸上升通道。
行業周知,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汽車安全越來越受到整車廠和消費者的重視。當中,單車安全氣囊的個數隨著新車型的推出正在逐步上升。此外,隨著安全帶和方向盤電子化程度的提高,整車安全產品的單車價值也將持續提升,預計汽車安全產品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210 億美元逐步提升至 300 億美元左右。這也將為均勝電子汽車安全業務帶來新的機遇,據其半年報顯示,均勝電子將不斷提升綜合實力,預計在未來公司汽車安全業務市場份額將達到 40%。
在市場拓展方面,均勝汽車安全業務持續聚焦中國市場,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安全業務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已獲得長安、長城、廣汽、一汽、上汽、江淮、小鵬、蔚來等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品牌的訂單。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