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第一個家門口數字化電力驛站在湖州市安吉縣投入運行。
建設數字化鄉村電力服務驛站,是湖州市推進供電柔性服務網絡的重要成果,也是努力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縮小城鄉用電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舉措。國網湖州供電公司等持續推進能源互聯網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電網平衡發展,為浙江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注入綠色動能。
織就“一張網”。近年來,湖州在開展多輪農網改造升級的基礎上,以數字化賦能電網規劃,精準布局鄉村電網建設,實施“線桿融景、變臺為景”的電力精品臺區(帶)示范工程,實現城鄉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同時,以電能質量治理、不停電作業拓展等為抓手,提升農村電網精益管理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供電質量差距。目前,湖州鄉村供電可靠率達99.97%,鄉村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9.84%,戶均配變容量5.5千伏安,一張布局合理、結構堅強、智能高效的農村電網初步形成。
服務“一樣好”。為努力讓農村享受和城市一樣優質的供電服務,在農村分級分類布設電力驛站、便民服務點、搶修服務站,打通基層供電服務“神經末梢”,完善布局合理、響應高效的農村供電服務網絡。如今,數字化電力驛站已經覆蓋安吉縣18個行政村,45分鐘抵達現場的搶修服務圈已經向偏遠山區延伸,城鄉供電服務同速響應穩步推進。為助力湖州爭創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先行市,國網湖州供電公司還創新推出“共富新電圖”,打造支持全民共富的數字化應用平臺。
用能“一片綠”。生態綠是共同富裕的亮麗底色。依托國網新能源云平臺,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在全國首創推出“碳效碼”,將區域、企業生產經營用電、氣、煤、油等能耗數據,集成換算成碳排放量,并對標行業碳排均值劃分為5個碳效等級,讓企業碳效水平“一碼”了然。今年9月,浙江金天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根據供電公司為其量身定制的減碳增效方案,碳效水平提升到2級,優于行業均值。企業負責人施明華說,降碳改造后,預計每年可節約電量105萬千瓦時。
目前,“碳效碼”已向全省推廣應用,覆蓋4.2萬家企業,預計每年可降碳500萬噸以上。
據了解,為消除城鄉用電“最后的差距”,加快推進共同富裕,湖州市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鄉村戶均配變容量提升至6千伏安,90%行政村搶修到達時限縮短至45分鐘內,鄉村用戶年均停電時間小于2小時,供電可靠率達99.9772%、電壓合格率達99.845%,電能在城鄉終端能源消費占比40%以上,鄉村非居民用戶全過程辦電時間壓減至10天。這意味著,湖州鄉村用電容量、搶修到達時間、用戶年均停電時間均達到城市標準,城鄉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差距極大縮小。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