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集團歷經9個多月的破產重組終于有了最新進展,8月31日上午,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召開了第二次債權人大會(下文簡稱“華晨二債會”)。在華晨二債會上,包括寶馬中國收購“中華”汽車品牌等三項議案已經全部通過。
據悉,寶馬中國將以16.33億元人民幣收購“中華”汽車品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0日,“中華”汽車品牌生產相關部分資產為12.33億元,這相當于寶馬中國花費4億元購買生產資質。
寶馬中國收購中華品牌并不讓人感到意外,早在華晨集團于今年5月20日開始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時,寶馬集團旗下間接全資子公司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不久后便正式向管理人報名,表明收購意向。
對于此次收購中華品牌,寶馬中國回復媒體稱:“我們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華晨集團的重組,并致力于進一步拓展我們在遼寧省的業務,我們希望使用華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另外,據知情人士透露,中華汽車品牌上述資產將用于生產寶馬相關產品,此后中華品牌將不復存在。
曾經讓其他國內車企羨慕不已的華晨汽車,如今以破產重組收尾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事實上,華晨汽車也有過自己的輝煌。1988年,華晨汽車前身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七年后,成立于1992年的華晨中國接管金杯汽車。金杯汽車通過與豐田合作,很快在客車市場打開局面。自1997年開始,華晨金杯在輕型客車領域連續六年位列全國第一。
2000年,華晨汽車正式推出“中華”牌轎車,成為自主品牌的中高檔轎車。2003年,華晨汽車與寶馬汽車達成合作,雙方各出資50%成立華晨寶馬。此時,華晨汽車手握金杯、中華以及華晨寶馬三個品牌,在國內商用車領域和乘用車領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2005年12月,時任大連市副市長的祁玉民臨危受命,前往沈陽接手已經連續三年虧損的華晨汽車。祁玉民上任后,通過發動價格戰給病入膏肓的華晨汽車下了一劑猛藥。
數據顯示,2006年華晨汽車的年度銷量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71.4%;2007年,華晨汽車集團整車銷量再次實現大幅增長,年度銷量突破30萬輛,同時華晨汽車實現扭虧為盈。
此后,價格戰的負面效果開始顯現,華晨中華的品牌價值迅速貶值。同時,薄弱的技術積累、不進反退的產品品質等問題使得華晨自主品牌業務逐漸步入困境,銷量急劇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華晨金杯全年銷量為2.14萬輛,同比下滑0.46%,中華品牌全年銷量僅為6.78萬輛。
同年,寶馬汽車以36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華晨寶馬25%的股份,華晨被視作排名第一的失敗者。此后,華晨汽車的發展舉步維艱,一步一步走向破產的邊緣。2020年,已經退休一年的祁玉民因違紀問題被調查;今年6月,祁玉民被以涉嫌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等被逮捕。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