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周杰倫的中老年粉為了數據拼了......事情是這樣的,為了反駁某年輕網友在豆瓣上質疑的“周杰倫數據不好”,杰迷們紛紛拿出手機開始做數據,經過一輪輪的碾壓后,周杰倫逆襲登頂微博話題榜。于是乎,有段子手表示:周杰倫超話第一,證明我國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
雖然是個段子,但不得不承認,我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的“高原”,養老民生問題突出,國家重視程度提升明顯。這也利好我國醫藥、醫療以及健康等產業的發展。
政策方面,例如,7月15日,我國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該意見利好大健康行業,尤其有利于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
業內表示,在人們消費水平升級,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的背景下,醫藥需求是真正的剛性需求,健康管理、醫藥產業有望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于投資者而言,醫藥行業長期價值凸顯。因為醫藥行業具備防御與成長的雙重屬性,未來在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與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行業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投資價值值得市場重視。
對于醫藥健康領域的企業而言,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醫藥、醫療、健康行業呈現一片向好,積極布局有望在市場上贏得先機。
業內認為,醫藥需求仍然旺盛,人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追求只會越來越凸顯,且對高端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據相關調查顯示,家庭月收入超過1.2萬的人群,到2021年預計增至2016年的2倍,達1億家庭。可見,有能力負擔高額藥費的患者還會增加。
從細分領域來看,慢性疾病將是未來老年人關注的重要疾病。數據顯示,我國慢病死亡人數已經占到總死亡的85%,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中國巨大的慢病市場必然將吸引藥企巨頭加速布局。
例如,2017年阿斯利康在華獲得了肺癌治療藥“Tagrisso(泰瑞沙)”的銷售許可;英國葛蘭素史克則開始在中國銷售全球年銷售額達208.5億人民幣的抗艾滋病(HIV)藥物;美國百時美施貴寶與日本小野藥品共同開發的肺癌藥“Opdivo”在2018年內將上市。
另外,今年5月份,輝瑞將旗下非傳染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疼痛和神經疾病、精神疾病、泌尿疾病及眼科疾病等)板塊“輝瑞普強”全球總部落戶上海。這些制藥巨頭的動作都從側面反映出他們旨在開拓我國慢性病市場空間的意圖。
不過,業內指出,慢病管理雖然在中國擁有巨大機會,國內的慢病藥物品質參差不齊,存在潛在的升級創新潛力。但關鍵是要建立基于數據的慢病預測模型,并進行有效干預,這樣才會確保慢病管理項目成功。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