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藥流程智能制造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啟動儀式在江蘇泰州揚子江藥業集團舉行。
今年5月,國家標準委就下達了2018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項目的通知。當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共26個,試點示范主體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和區域,其中,試點示范重點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此次啟動儀式是對2018試點項目的進一步動作。
眾所周知,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醫療衛生資源。近年來,在《中國制造2025》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政策指引下,中藥行業正在探索現代化、國際化以及智能化生產的道路。其中,《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中提到的重點任務就是“制藥裝備智能化”和“藥品生產過程智能化”,其目的是 “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在智能制造成為主流的現今,中藥產業必不能錯過機遇,智能制造也是實現中藥質量均一性和臨床療效一致性的必然途徑。在明確臨床功效相關成分的基礎上,建立制造全過程的質量一致性控制體系,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制造,推動中藥生產技術向“工業4.0”邁進。
目前,很多中藥企業都在試水智能化工廠以及智能化“現代中藥智能制造”項目,但尚處于試點階段,并且缺乏相關系統化的標準,難以突破傳統限制。
業內表示,中藥標準化是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基礎和先決條件。近年來,我國中醫藥事業雖然得到了國家眾多政策的扶持,但由于標準缺失,以及中藥產品安全事故的不斷發生,導致我國中藥國際化道路較為曲折。
在此次試點啟動儀式上,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劉大旺致辭時也表示,標準是質量的保障,沒有高標準就沒有高質量。因此中藥智能制造能否突破傳統限制,創建更完善、更系統化、更流程化的標準十分關鍵。
早在2017年,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任務,國家標準委出臺了《關于加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中藥智能制造產業標準化試點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據悉,目前揚子江藥業申報的“中藥流程智能制造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項目成功入選。該項目針對中藥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進行標準化研究,將形成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有望填補國內空白,推動由傳統標準向模塊化、流程化、系統化標準轉變,引領中藥行業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促進整個中藥行業更好的發展。
另外,業內還表示,由于智能制造的試點項目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探索過程,中藥行業智能制造的許多實質性、共性和個性的內容和可實行的途徑都將在這個探索實踐過程中產生,諸如中藥相關生產關鍵技術、智能制造設備、工業軟件開發等都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