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保障危舊房內住戶的人身財產安全,嘉興市南湖區住建局通過公開招投標委托一家專業機構,在全市率先對18幢危舊房安裝了電子監測設備,啟動24小時實時監測,以精準數據實現安全預警。該機構主要運用北斗高精度衛星、專業傳感器和大數據平臺等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對危舊房的日常體檢。
傳統人工房屋監測,資料圖
據了解,在危舊住房樓頂安裝北斗高精度衛星設備,主要是用來監測房屋的整體位移和沉降情況。與傳統人工檢測模式相比的話,北斗高精度實時監測預警能7×24小時不間斷自動實時監測,且精確度可以達到毫米級別,對監測結果實現智能動態預警。
與此同時,在危舊住房內部安裝傾斜傳感器、裂縫計等傳感器,則主要是用來監測房屋傾斜、裂縫的情況。
常見的房屋裂縫計,資料圖
例如,在南湖區越秀北路附近,一幢試點監測的危舊房存在沉降情況,且外立面有多處剪切型裂縫。在這些裂縫處,三個如接力棒大小的金屬傳感器已經上崗。
技術人員稱,像這些設備監測到的數據通過采集器會傳送到監測預警云平臺,實現不間斷的在線監測、分析和預警。工作人員會將每周生成的數據報告加以整理,匯總成月報信息反饋給住建部門。
另外,除了匯總監測的每幢危舊房的數據,技術人員還會根據樓房的變形程度啟動分級預警,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分級預警主要分為四個級別,級別越高說明樓房變形越厲害,當到達四級預警時,技術人員會立即進行危險排查,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根據排查情況由相關部門通知緊急撤離等。
(審核編輯: 林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