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物聯網在農業上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那物聯網對農業的發展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施肥供水智能管理
通過將施肥與供水系統的有機結合,并實現智能化控制。物聯網系統可實現對灌溉、施肥的定時、定量控制,省力省時、提高產量。
閥門自動控制
通過對農田土壤、小氣候和作物長勢信息的實時監測。根據采集到的信息,實現無人職守自動灌溉,分片控制,預防人為誤操作。
運行狀態實時監控
通過物聯網視頻監控,實時監測灌溉系統的狀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通過對各個環節的監測,及時發現灌溉系統運行的問題所在。
農產品質量可追溯
溯源是通過記錄標識的方法回溯某個實體來源、用途、位置和歷史的能力。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要對農產品的各個生產階段把關,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農作物品種、生長環境、噴藥施肥、病蟲害狀況等農事做出詳細記錄。
比如,優家麗的“溯源管理后臺”是為每家合作企業專業定制的。通過管理后臺,企業的管理員可自由的定義錄入產品的溯源批次、溯源信息并賦碼!同時,該后臺可自由的對上述的所有功能模塊進行管理、設置和數據輸出!優家麗是真正意義上的“超級智能平臺”。
生產環境智能監督
政府監管系統,就像監管部門的放大鏡。透過它,政府監管部門可以看到企業信息、產品信息、生產檢驗信息、日常監測信息和數據統計結果等。這些都需要物聯網技術的大力支持。
對于企業來說,真正的好產品,可以以此撐起政府監管的保護傘;而對于政府來說,可以通過先進技術實現科學監管、建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聯動機制,提升監管水平、提升對問題產品的發現和處理能力,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與蔓延,提升公信力。
(審核編輯: 林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