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0時,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據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消息,該所研發的雷達遙測綜合測量系統與七部雷達共同參與此次首飛的保障任務。
中國電科十四所根據長征七號首飛所在地——海南文昌發射場的建設需求,協同相關單位研制出國內首部大口徑雷達遙測一體化系統,利用“反射跟蹤”方式實現對火箭彈道測量的雙重保障。
在長征七號測量任務中,該系統主要承擔火箭主動段外彈道軌跡測量,對火箭實施精密跟蹤,實時獲得火箭距離、方位、俯仰等信息,同時接收遙測下行信號,實時解調火箭飛行遙測數據,判斷火箭飛行狀態。
中國電科十四所參與保障的七部測量雷達,被業內稱為“智慧眼”,不僅具有望遠鏡的功效,還具有智能化特點,它們分布于全國多個監測站點,各司其職并組成測控鏈路,以一組組精密的測控數據,實現了對長征七號探測之旅的無縫覆蓋。
中國電科十四所負責返程測量的雷達總工程師宋青鵬說:“當火箭的返回艙再次穿越大氣層、到達距地面高度40至100公里時,會形成‘黑障’。在‘黑障區’,火箭會暫時失聯,此時,每隔幾秒,十四所的‘智慧眼’都要準確預報位置。為了這短短數秒,十四所的百人雷達團隊進行無數次模擬演練,篩查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
中國電科十四所是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其載人航天工程測量雷達團隊已突破數百項關鍵技術,成功研制數十種型號的數十部精密測量雷達,上百次地為“兩彈一星”的發射、載人飛船的發射保駕護航。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