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類接觸外部世界的第一感官。而對計算機來說,它們的“眼睛”就是計算機視覺感知技術。正是由于這種技術,計算機才從只會執行命令的機器,走上了成為有智慧的人工智能的第一步。
xPerception的智能感知模塊可幫助家用機器人設備實現定位功能
一家來自硅谷的技術創新公司,xPerception,就希望能夠賦予世界上的機器人這樣的感知能力。他們開發的智能感知計算模塊,集成了感知、定位、避障和導航技術。模塊提供媲美Google Tango和英特爾Real Sense的感知技術,為第三方手機、VR設備、機器人等提供包括定位、識別、3D重建等功能在內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引領下一代硬件產品進入智能時代。
打造連接AI和人類、虛擬和現實的開放式智能感知平臺
xPerception的概念很明確:他們要推出一個軟硬一體式的模塊,來為機器人提供感知能力,為AR、VR設備提供現實交互,連接AI和人類,虛擬與現實。
xPerception的創始人包英澤來自Magic Leap,擁有最強黑科技的硅谷神秘創業公司。正是Magic Leap的產品,讓資本開始了對計算機感知技術的瘋狂追逐,也讓科技迷們對未來充滿了向往。而很早就加入了Magic Leap的他,也一直在從事最核心的感知項目的研發。
但是在計算機感知方面研究得越深入,他就越了解計算機視覺感知技術的重要性,無論是對于可穿戴AR、VR設備來說,或者是對機器人來說,要真正實現“智能”,這類技術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對于大部分公司來說,他們卻沒有相關的技術積累。
從Magic Leap離職后,包英澤創辦了xPerception,想要打造一個容易集成的智能感知計算模塊,幫助機器人、智能硬件、AR、VR相關領域的公司,讓他們無需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做研發,也能讓旗下的產品擁有智能感知功能。
這款由xPerception開發的開放式智能感知計算模塊,集成了感知、避障和導航技術,以特殊的硬件電路板為依托,通過重重優化的算法和全方位的感知方案,讓上述全部功能都可以通過一個硬件實現。
“機器人市場和移動VR、AR設備市場很大很復雜,我們做的是感知、避障、導航這一垂直領域?,F在中國廠商們主要把時間精力放在了市場應用上,我就希望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能填補空白,幫助中國廠商們及早用上這個技術?!卑烧f。
xPerception的軟硬結合方案可以給任何設備進行6自由度的3D定位,準確重建周邊環境,還可以識別物體,包括識別手、人、家具、車等,把真實環境映射到虛擬空間中,讓機器人可以在真實空間中自由活動。
這項技術可以看做幫助機器人實現從0到1的突破。 現在市面上機器人分為兩種:瞄準未來型的家庭用機器人和工廠機器人。但是無論是哪類機器人,目前幾乎都沒有將視覺解決方案完美地加進去。正是由于缺乏這樣的“感知能力”,機器人往往不能自如行動,或者行動起來很笨拙,一點都不智能。
xPerception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xPerception智能模塊可以嵌入到掃地機器人等家用機器人中,實現環境三維掃描等智能功能
以家用機器人為例,它們原本只能做前方物體的測距,而沒有辦法對家庭環境有一個整體的理解;但是加入xPerception的產品,則可以讓機器人重建整個家庭地圖,更好地完成主人指令。
對于工廠型機器人來說,這項技術更是意義重大?,F在國內每年倉儲機器人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數十萬臺,但都只能按照設定的路線在無人環境下行駛運貨,很難做到可靠避障。
xPerception的技術方案可以讓倉儲機器人加上“電子眼睛”,在人機混合的環境下,檢測到死角和移動的人,并進行主動避障,適應更加復雜、動態的倉庫環境,提高安全性。
不僅僅對于機器人,對AR、VR技術同樣如此。要實現最佳的沉浸感 、要渲染虛擬的物體,同樣要對用戶自己在空間中的位置有一個測算。Xperception能以毫米級精度、毫秒級的系統延遲,為AR、VR設備提供這些底層技術。
xPerception智能模塊還可以嵌入到VR頭戴設備中,實現6自由度低延遲視角測算等功能
把感知芯片應用于每一件未來的家居設備,讓不同產品互相結合起來
實際上,市面上已經有一些針對計算機視覺感知技術的解決方案。然而它們大部分都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對于外置傳感器的解決方案來說,只要機器人或者VR、AR用戶在較大范圍內的空間行走,這個方案就立刻失效,而且它需要部署的設備又多又昂貴,對于很多廠商來說都不是高效的選擇;
而很多號稱新型感知算法的公司,大部分卻只是在開源軟件的基礎上做些小修小補,這樣是無法開發出可以用在第三方設備上的成熟產品的。
對于xPerception來說,他們從頭開始研發感知芯片,并結合領先同行的算法,還會根據行業反饋來進行改進,這也就決定了他們擁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首先,團隊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研發積累,已經讓他們在軟件算法上的研發進度,至少領先市場一年半到兩年左右的時間。用包英澤的話說,現在很多開發類似技術的公司現在才遇到的“坑”,“我們早就已經遇到過并趟過去了?!闭驗槿绱?,他們才能在很多公司還在打磨算法的時候,就率先做出智能感知硬件模塊,把市場鋪開。
其次,他們一開始就定下的“算法+芯片”的軟硬結合戰略,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先發優勢。
對于計算機視覺感知技術來說,只有軟件是行不通的,它對硬件一定會有要求?!叭魏我惶姿惴ǘ紩崆爸浪桥茉谑裁礃拥挠布?。如果只提供軟件,合作伙伴會在每次部署的時候都要進行重新調試。”包英澤說,“計算機視覺感知算法對CPU的調用和電池要求都很高,沒有制造商會愿意預留很多cpu運算資源給一套第三方算法?!?/p>
反過來說,光有硬件也沒有用。例如在避障上,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深度相機硬件,但是它們功能非常簡單,而且十分昂貴,結果不盡人意,所以一直沒有大規模普及。
xPerception“軟硬結合”的做法,讓客戶買到的是特定問題的完整解決方案,不用再擔心軟硬件是否兼容的問題。而且它是市面上最低成本的方案,以掃地機器人為例,激光類導航模塊成本在千元左右,而xPerception則可以用激光雷達的一半價格,實現更好的效果。
第三,它是快速能投入市場,用最小的整合代價,能讓消費者用到的帶有計算機視覺感知解決方案的新型產品。它已經針對不少行業,比如家用機器人、倉儲機器人、VR、AR頭盔等,開始了垂直化的實踐,所以擁有很多創業公司難以獲得的深度整合經驗。
在某些關鍵技術指標上,比如包括定位誤差、系統穩定性方面等,它甚至比大公司研發了很多年的項目,比如英特爾Real Sense技術,表現都要更好。
第四,從長遠來說,xPperception努力打造一個共享多贏的智能生態系統,實現智能設備間“主動的”互動。
在包英澤看來,現在的所謂物聯網其實只是被動的數據收集和統計,但是在未來,真正的物聯網,會是以類似xPerception為代表的智能大腦,賦予萬物人工智慧,讓設備之間、設備和人類之間,實現“主動的互動”。
“我們把感知芯片應用于每一件未來的家居設備,把不同產品互相結合起來,發揮協同性的作用,才能打造實用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家用智能生態鏈上的每一環,例如你的掃地機器人、電飯煲、洗衣機、冰箱、電視等,都會對你個人有很好的了解,提供個性化的家庭服務。必須所有的設備具有可以互聯的人工智能,才能協同運作形成一個真正的智能生態系統?!卑烧f。
這樣的商業模式對于感知模塊是可持續的,最終,人工智能的雪球會越滾越大,直至完全改變人們的生活,和這個世界運轉的方式。
這只來自硅谷的團隊,已獲得基金真格投資
如果不是在計算機視覺感知這個領域有了十年的積累,包英澤也不會有底氣從Magic Leap離職,創辦xPperception,來填補這個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的巨大市場空白。
包英澤此前以極優異成績從清華大學電子系畢業,來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主攻的就是計算機視覺。他的導師Saverese也是在斯坦福的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大牛,獲過很多學術的獎項,研究的項目還拿到了美國國防部的特批經費。
包英澤隨導師進行計算機視覺研究, 一發不可收拾,一連在最頂級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高質量論文,擔任多本學術雜志審稿人,例如在整個計算機視覺和AI領域一直影響因子最高的IEEE學術性匯刊。
此外,他還獲邀在多個頂級國際會議,比如由IEEE舉辦的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領域的頂級會議CVPR上做全體報告。CVPR一直有著極為嚴苛的錄用標準, CVPR是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公認的最頂級會議。
也正是因為如此,包英澤才在一畢業之后,就加入了備受關注的Magic Leap,并成為早期核心員工,負責感知項目的研發。
除了包英澤以外,xPerception團隊的其他成員同樣在硅谷頂級公司工作,團隊實力即使在硅谷也稱得上首屈一指。
現在,這個種子輪由國內知名基金真格基金投資的創業團隊,正全周無休地工作,想要盡快優化硬件模組,把他們的計算機視覺技術推向盡可能多的用戶。而他們的商業模式也很清晰,就是幫助智能手機、機器人或者AR、VR設備制造商解決核心問題。
“我們想做的是,讓中國和全世界的廠商都能以盡可能簡單和經濟的方式,在自己的產品上加入智能感知技術,打造一個共享多贏的智能生態系統?!卑烧f。而他們的理想,就是讓xPerception成為連接AI和人類、虛擬和現實的那座終極橋梁。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