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成果發現能產生生物電的“電擊”裝置對患者的關節炎有明顯改善效果。
試驗療法示意圖
在一項臨床試驗中,科學家們通過手術向17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的迷走神經附近植入了生物電裝置,并在接下來的84天中通過在裝置定時給以迷走神經刺激。結果顯示,根據國際慣用的關節炎活動度指標DAS28-CRP評估,這些患者的癥狀出現了明顯緩解。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有數位患者曾經接受過多種藥物治療,但都沒有明顯效果。此外,受試者在試驗中均沒有表現出現不利的副作用。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種電刺激可顯著降低患者體內病灶處腫瘤壞死因子(TNF)的產生,從而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這一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的《PNAS》上。
炎癥反射弧示意圖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由于上述生物電裝置刺激到了炎癥反射弧(inflammatory reflex)所致。炎癥反射弧指的是這樣的神經反射通路:當神經末梢在感受到因感染或損傷所致炎癥區域的分子信號改變后,將這一信息經傳入神經發送到神經中樞,再經過傳出神經釋放神經遞質,后者作用于免疫炎癥細胞,進而調控炎癥反應。最近的研究表明,迷走神經釋放的乙酰膽堿就是這樣的一種神經遞質,它能夠結合炎癥免疫細胞(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等)上表達的α7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α7 nAChR),進而形成膽堿能抗炎癥通路。
Paul-Peter Tak教授
“這是一個首創性的嘗試——通過植入性生物電裝置直接給予炎癥反射弧刺激,用于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文章的通訊作者、阿姆斯特丹大學的Paul-Peter Tak教授表示:“我們之前的體外和動物試驗以提示,通過刺激炎癥反射弧可能會減輕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而在此次研究中,我們直接在人體中證明了刺激迷走神經可導致如TNF等數種炎癥因子分泌的減少,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癥狀的減輕。這其中的機理可能也存在于其他的免疫介導性炎癥疾病中。”
“我們的發現提示了一種治療疾病的新手段,那就是生物電療法,即采用電刺激治療目前某些主要采用藥物療法的疾病,”參與此次研究的SetPoint Medical公司的首席執行官Anthony Arnold先生說道:“這些結果有力地支持了我們正在進行的生物電療法開發工作。我們希望以此改善廣大慢性炎癥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向醫護工作者們提供一種更加安全和經濟的新型治療方案。”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