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種植牙”技術從小診所到大醫院都在進行,然而牙醫水平參差不齊,各診療單位的設備條件不同。許多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種植體周圍炎、種植體螺絲松脫、種植體折斷、牙冠松脫和其他損傷等并發癥,成了口腔治療的棘手問題。廣州有口腔醫學專家提醒,在正規的大醫院做種植牙比較靠譜,如果有CT導航技術的話,還可以讓種植牙更加精準、安全。
小門診種牙后 患者痛苦連連
家住番禺市橋的汪姨去年因意外車禍撞掉了2顆牙齒,隨后到某口腔小門診種植牙。種植牙后,她感覺不適,復查X片顯示其中一顆種植體出現了歪斜。種植的醫生解釋說,這屬于正常現象,通過修復可以糾正。但是她先后修復了N次,仍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后來她找到暨南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馮智強博士檢查后發現,種植牙出現了牙釘和牙冠松脫,已經影響到咀嚼功能。究其原因,是小診所的牙醫技術不過關,種植體處理不規范,讓汪姨很后悔。
馮智強指出,很多小口腔門診的醫生做種植牙都是靠經驗感覺,甚至沒有術前CT測量、檢查,隨便種牙會造成嚴重的誤差,除了造成并發癥外,還可能會傷及患者的神經,導致一過性或者永久麻木。
3D靶向微創種牙更適合老人
針對牙齒缺失的問題,患者可以選擇佩戴活動假牙,裝上固定假牙,或者是選擇微創種植牙的方式進行修復。然而,不少中老年人表示:“活動假牙戴上戴下,太麻煩!清洗不干凈,還會發臭。”“做固定假牙,生生磨掉好牙,也太可惜了。”馮智強表示,患者可選擇3D靶向種植牙技術進行微創修復。
馮智強介紹說,暨大附屬口腔醫院引進了3D靶向種植牙技術,通過CT導航讓種植牙更加精準、安全,種植出來的牙齒持久耐用,咬合完美,特別適合老人。他提醒,畢竟種植牙屬于高端的醫療科技,對醫生的操作技術、修復材料、器械設備要求很高,例如手術前必須經過嚴苛的術前檢查和修復設計,這些環節把握不好就可能導致種植牙失敗,勉強種上去的牙齒咀嚼無力,吃東西塞牙,還有使用壽命縮短等問題。種植牙失敗后的二次修復“傷身又傷財”。
馮智強就怎么選擇好的種植牙醫院向患者支招:
一是看醫院:規模越大,種植醫生越多,說明技術力量越強;二是看專家:是否擁有來自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高等學府的專家團隊;三是看技術設備:是否擁有系統的口腔治療設備,以及種植牙國際標準層流手術室;四是看主診項目和科室分布:開展口腔項目越多越全面,說明技術越高越強;五是看服務態度:如果服務態度不好,技術也好不到哪去。六是看價格:目前國內的種植體全部為進口的,種植一顆牙的價格在八千多元到一萬多元,如果只要三五千元,很可能是騙人的,便宜沒好貨。
馮智強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正規、有資質、規模大的醫院更靠譜。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