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熱門的幾座旅游城市之一,希臘雅典以其豐富的歷史古跡吸引著全世界的游客。但是,盡管像帕臺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是很多游客來到雅典的首選,但是,除了歷史古跡之外,這座城市還有很多不應該被忽視的地方——比如新落成的現代景點Stavros Niarchos基金會文化中心(SNFCC)。
這棟建筑從構思到完成總共花了大約十年的時間,里面包括希臘國立圖書館和希臘國家歌劇院,以及一個郁郁蔥蔥的公園。除了其文化價值之外,它也是這些年來希臘盡管飽經風雨,仍然沒有失去其建筑風格的一個證據。
據了解,SNFCC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正式開放。事實上,這棟建筑不僅在視覺上很有沖擊力,其在盡可能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為此,該建筑還LEED白金環保認證——這也是希臘第一個達到此標準的公共建筑。
作為一棟可持續的建筑,SNFCC的最顯著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屋頂—— Energy Canopy(能源頂蓋),這是一個由細長柱子支撐的很薄的平臺。Stavros Niarchos基金會將其描述為“建筑和工程上的奇跡”,這個薄薄的混凝土結構其實非常堅固,其集成的震動吸收系統使它能夠承受地震、強風和其他潛在的自然災害。此外,其頂部覆蓋著5,560塊太陽能電池板,每年可以生成2,280千瓦時的電力——這幾乎可以獨立滿足整個中心的用電需求。
據悉,,該能源頂蓋是由倫敦工程和設計公司Expedition設計的,該公司在SNFCC項目中擔任結構工程師。在不久前,倫敦V&A博物館邀請他們提供該屋頂的比例模型以用于展覽。設計師們商定,3D打印技術將是制造該模型的最佳方法,為此,他們轉向產品開發公司ARRK尋求幫助。
ARRK是一家成立于1948年的跨國公司,該公司幾年來一直在使用3D打印技術。在仔細審查了由Expedition公司提供的設計圖紙之后,他們的制作團隊一致認為選擇性激光燒結(SLS)將是再現該建筑精細結構的最佳技術。據了解,這個面積達1萬平方米建筑的比例模型是被分成多個部分分別打印的。這種一件件完成的方式使得ARRK能夠檢查和校驗每一部分的精度,而且如果出現錯誤也不用整個模型都要重新打印,從而可以節省時間和減少麻煩。
此外,該模型在打印時使用的是玻璃填充尼龍粉末,0.5毫米的層厚使得ARRK可以重現該屋頂既薄又復雜的內墻部分,這種結構可比它們看上去的要復雜得多。一旦所有零件3D打印完成,木工和表面處理團隊就接手過來,將其裝配成一個完美的模型并提供給Expedition,后者稱對該模型的質量和快速的制造時間完全滿意。
目前這一令人印象深刻能源頂蓋的3D打印模型正在倫敦V&A博物館展出,展覽時間將一直持續到今年深秋。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